【题目】读地球上较大尺度大气活动中心的气流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甲乙两地均位于30°N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此时我国东部盛行西北风
B. 甲乙均是由热力原因形成
C. 甲地温和湿润
D. 乙地炎热干燥
【2】若乙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甲地,最可以确定的原因是 ( )
A. 甲地太阳辐射强于乙地 B. 甲地纬度位置低于乙
C. 甲地海拔高度高于乙地 D. 甲地的热容量小于乙地
【答案】
【1】D
【2】D
【解析】试题分析:
【1】甲、乙两地均位于30°N附近,甲形成低压,乙形成高压,此时我国东部是高温多雨的天气,A错。乙地是北纬30度,附近是副热带高压带,它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B错。甲位于30°N附近,甲气流上升,容易形成降水,形成高温多雨的天气,C错。乙位于30°N附近,乙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形成炎热干燥的天气,D对。故选D。
【2】当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速度越慢,总量越小,故而温度相对较低,而热量散失得也越慢,故而温度下降的幅度较小,温度又较高.故而温差较小.所以最可能确定的就是甲地的热容量小于乙地.而太阳辐射强度、纬度、海拔高度等与温差无直接关系,故选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黎明和黄昏,若天气晴朗,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下 0 — 6° 的这段时间,天空依然明亮,蓝色的天空穹顶与西方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气象学上称之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间段。下图 为 “黎明与黄昏时段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
A.约12 分钟左右 B.约15 分钟左右
C.约24 分钟左右 D.约30 分钟左右
【2】黎明和黄昏天空依然明亮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
A. 反射作用 B. 折射作用 C. 吸收作用 D. 散射作用
【3】与“曙暮光”成因相同的是
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B.漠河北极村出现白夜现象
C.曼哈顿街道出现的悬日现象
D.极圈内出现的极昼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为两个国家的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两个国家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国就业压力大 B. 两个国家的老龄化人口男性比女性多
C. ②国社会养老负担重 D. 两个国家人口增长类型不同
【2】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 ①俄罗斯 ②印度 B. ①德国 ②日本 C. ①肯尼亚 ②法国 D. ①英国 ②巴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该山地不同坡向林树下线海拔高度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度 D.土壤
【2】该地林树下线
A.西北坡一直高于西南坡
B.东南坡一直高于东北坡
C.聚落区始终高于非聚落区
D.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3】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的变化可能是因为
A.气候变暖 B.过度樵采 C.人工育林 D.修建梯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分别属于( )
A. 传统型和过渡型 B. 原始型和传统型 C. 现代型和传统型D.现代型和过渡型
【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00的亚洲地图上量得亚洲最东端到最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10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约为( )
A. 100千米 B. 1000千米 C. 10000千米 D. 5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方 B.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20 000千米 B.15 000千米 C.10 000千米 D.5 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60%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发生在
A. 古生代中期 B. 古生代末期
C. 中生代中期 D. 中生代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