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B.6~7月C.6~8月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答案】

1B

2C

【解析】

试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

1从图中看,雨带在4~5月位于Ⅲ地区,在7~8月位于Ⅰ地区,一般年份6~7月位于Ⅱ地区,可知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6~7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从图中看,正常年份雨带7~8月位于Ⅰ地区,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说明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会导致南方涝灾,北方雨带来的晚会出现旱灾,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南涝北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我国雨带移动规律:一般年份,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并随着季节的转暖缓慢向北移动;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这种连续性的阴雨一直会持续到7月上旬末;到了7月上旬或7月中旬,雨带北移至黄河流域,而江淮地区则处于副高的控制之下,进入伏旱期。从8月底到9月上旬开始,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迅速南撤,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最早结束;到了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雨带推移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湖滨地带有分布广泛的风沙堆积(下图)。青海湖区沙皇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岸克图娅口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近年来,近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

(1)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

(2)分析克图娅口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发生明显改变的原因。

(3)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分析海晏湾西侧沙堤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侧,后向东南流

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径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 与下游相比,含沙量较大

D. 径流量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2由于过度发展种植业,在甲乙两地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下列对于甲乙两地的主要

环境问题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A.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B. --土壤盐碱化 大量引水导致过度灌溉

C.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D. --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导致风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20周年。20多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关系取得全面长足发展,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扩大。结合“中亚示意图”和“中亚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棉花生产过程中,用水不当将给该地的地理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中亚,尤其是南部平原地区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试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央视节目《北纬30°·中国行》,向我们展示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下图是某校地理考查小组收集整理的北纬30°附近地区五个城市(①拉萨②重庆③恩施④武汉⑤杭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年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城市位于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D.横断山区

2到达重庆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拉萨市少的主要原因是重庆市

A.海拔高B.多阴雨天气

C.距海远D.植被丰富

3长期生活在拉萨市的人比生活在重庆市、武汉市的人肤色要黑的主要原因是拉萨市

A.海拔高,气温低B.纬度较低,降水较多

C.地势高,紫外线照射强D.地势较高,白昼时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进一步加快其经济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又划分了一个新的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即粤、桂、闽、赣、湘、滇、贵、川、琼、香港、澳门),下图是“该区域的局部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省会城市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形单元上属于珠江三角洲

B.该地所在省份的煤炭资源丰富

C.京广高速铁路和沪昆高速铁路在此交汇

D.该地所在省份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2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基塘农业”,该农业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

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②降水丰沛、水源充足

③土地成片、土壤肥沃 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3下列符合⑥所在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举措的是(  )

A.积极开发水电,建能源储备基地

B.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高效、优质的生产服务体系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D.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流经八省市,沟通五大水系,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历史上,大运河对沿线省市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张。下图a示意1984-2016年不同省市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平均扩张面积,下图b示意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间杭州建成区空间扩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4-2016年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的区域差异是

A.中部、北部快,南部慢B.中部、南部快,北部慢

C.南部、北部慢,中部快D.南部、北部快,中部慢

2与运河沿线北方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发展相比较,杭州城市建成区形态

A.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破碎状扩展B.受地形影响,单核心饼状扩展

C.受水系密度影响,多中心离散扩展D.受卫星城镇发展影响,放射状扩展

3为发挥运河的积极作用,运河沿线城市今后应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A.水产养殖B.文化旅游C.花卉种植D.商业物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地城市建设前后降水量转化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建设给当地带来的变化有( )

①地下水位下降 ②雨季城市排涝压力增大 ③蒸发量增加 ④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城市建设后地下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B.植被覆盖率增加

C.建筑高度增加D.地面硬化下渗变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浙江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  )

A. 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 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 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

D.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被近地面大气吸收

2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