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自身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吸引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下图)
材料二 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图)。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在珠三角模式的形成过程中,该地区面临的国际经济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3)有一位深圳网民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这说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发生了什么变化?
(4)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5)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有哪些?
【答案】(1)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外转移。
(2)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或变化较小),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
(3)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由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
(4)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5)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国内腹地范围小。
【解析】
本题以珠三角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为材料,考查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1)在珠三角模式的形成过程中,该地区面临的国际背景,可以从产业调整等方面回答,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成本升高以后,珠三角地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迁入。
(2)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三次产业所占比重进行描述,读图结合图例,1980-2002年期间,1980—2002年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
(3)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深圳的政策优势减弱或消失;上海经济腹地比深圳广;产业基础比深圳好;科技力量比深圳雄厚;大城市依托作用比深圳强,外商投资区位选择发生了从降低成本到开拓市场的转变。
(4)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从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即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占比及用地规模等方面考虑。随着珠三角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5)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地区发展历史较短,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由于受地形的限制,国内腹地范围小,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3月,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中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巨大帮助”。如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澜沧江—湄公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印度洋水系,注入泰国湾
B.以雨水补给为主,水汽源于太平洋
C.流域内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D.河流流量稳定,航运价值高
【2】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导致河流入海口( )
A.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B.鱼虾密度增大
C.赤潮的发生概率增大D.泥沙堆积增多
【3】中国政府提供的“巨大帮助”是( )
A.资金援助B.出口淡水C.粮食援助D.开闸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雅砻江干流与其支流安宁河交汇处是典型的“干清支浑”型汇水口(下图),该汇水口处干支流河水相互顶托现象(即干支流水流相互阻滞)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雅砻江在干支流交汇处的上游河段含沙量远低于安宁河,主要是因为雅砻江
A.汇水面积大,水量季节变化小B.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
C.流经库区,泥沙大量沉积D.河道宽阔,泥沙分散
【2】该汇水口处干支流河水顶托现象异常严重,主要因为雅砻江和安宁河来水
A.流向夹角大B.流速差异大
C.流量差异大D.含沙量差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A. 人口数量增多 B. 气候变化
C. 森林破坏 D. 围湖造田
【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综合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整体性特征 D. 差异性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是我国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中的地理事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地形D.光照
【2】这种地理事物的扩大反映了该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次生盐渍化D.环境污染
【3】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气候异常B.人类活动C.干旱环境D.土质疏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左图为美国犹他州位置示意图,右图示意犹他州格林河上一段被称作蝴蝶结的区域。该区域年降水量小,但河流每年春末夏初有明显的洪峰。这段河流非常弯曲,千百年来这条河在地面上雕刻出一道约305米深的沟谷。峡谷两侧都有清晰的沉积岩层理构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B.雨水C.湖泊水D.地下水
【2】图示“蝴蝶结”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地质作用的顺序是( )
A.沉积→河流侧蚀→地壳下沉一河流下切→地壳上升
B.地壳下沉→沉积一河流侧蚀→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C.河流下切→地壳上升→地壳下沉→沉积一河流侧蚀
D.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地壳下沉→沉积→河流侧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处理生活垃圾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回收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在我国,目前对于废纸、塑料瓶等一些生活垃圾已经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对于可回收利用以外的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填埋和焚烧处理。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占比逐年提高(如下图所示),但同时居民或者企业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心存担忧,“邻避”冲突逐渐呈现频发多发趋势。
(1)简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优点。
(2)请你为如何解决“邻避”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地壳厚度,最接近
A.5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2900千米
【2】该地可能是下列哪个地方
A.116°E,40°N B.90°E,30°N
C.南极点 D.18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特里斯坦岛(下图)位于板块交界处,被称为全世界最偏远且有人居住的岛,岛上只有265位居民,经济落后,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食品需要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B. 气候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
C. 土地资源不足,生产规模小D. 自然灾害较多,农业受灾严重
【2】该岛招聘启事,要求农夫懂温室蔬菜培育,还要懂得照顾牛羊,这样的农夫最可能是面向哪个国家
A. 越南B. 英国C. 巴西D. 秘鲁
【3】下列关于该岛的推断,最可信的是
①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
②进口水果、蔬菜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航空
③全年多刮西南风且风力强劲
④该岛气候较为湿润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