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B处陡崖的顶部与④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60米B.90米C.100米D.150米
【2】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瀑布长时期侵蚀而成,该湖泊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3】当地村民发现图示地区山青水秀,特别是每到夏季云雾缭绕。于是在甲、乙两个地方发展了农家乐,但每到冬季,就发现乙农家乐生意冷淡,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A.乙农家乐冬季降雨较多,湿冷,客人不愿意来
B.乙农家乐冬季光照不足,阴冷,客人不愿意来
C.乙所在地坡度较陡,视线不好,不利于欣赏风景
D.乙农家容易受到泥石流的影响,客人不愿意来
【答案】
【1】C
【2】A
【3】B
【解析】
【1】读图可知,B处陡崖的顶部海拔为240≤B<270,④处根据“小于小的”规律判断海拔为120<④<150,故B处与④处的相对高度h为90<h<150,C正确。故选C。
【2】读图可知,①②位于山谷,③④位于山脊,河流位于山谷地区,山脊不会形成瀑布,C、D错误;该湖泊是由瀑布长期侵蚀而成,②位于瀑布上游,B错误;①处位于河谷,在瀑布下游,由瀑布长期侵蚀而成,A正确。故选A。
【3】根据题中信息,该区域位于我国江南地区,冬季受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影响,甲乙农家乐降雨都比较少,差别不大,A错误;乙农家乐位于阴坡,冬季光照条件不好,且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餐饮环境阴冷、光线阴暗,客人不愿意来,B正确;乙所在地坡度较陡,但视线好,有利于欣赏风景,C错误;乙农家乐位于山坡上,海拔较高,不容易受到泥石流的影响,D错误。故选B。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60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
(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
(2)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后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A. 公园 B. 工业园区
C. 住宅 D. 物流园区
【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A. 仓储用地 B. 公共绿地
C. 工业用地 D. 居住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部分农作物生长期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 吉林 B. 江苏 C. 新疆 D. 广西
【2】下列种植模式可实现一年两熟的是( )
A. 小麦—油菜 B. 油菜—甘蔗 C. 大麦—春玉米 D. 大麦—甘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区(阴影部分)地貌类型的名称。考虑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简述该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
(2)与图示范围内黄河M点以上河段相比,MN河段的流量变化有何特点?分析原因。
(3)图示范围内,黄河在M点以上河段流经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4)图示大部分区域水资源短缺,请提出若干解决该地区这一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辐射年变化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贵阳冬春季节太阳辐射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平均气温低
②日照时间短
③阴雨天气多
④风沙天气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塔里木盆地中部和贵阳太阳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B.气候C.地形D.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水系和盐碱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特点的因素有( )
①地形 ②光热 ③河流 ④土壤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甲、乙两地盐碱化的成因,分别是( )
A.过度放牧 围湖造田B.引水灌溉 湖泊干涸
C.过度开垦 围湖造田D.引水灌溉 过度放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东亚各地所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不同导致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大。受海水运动影响,不同地区气候的分布也有较大差别。下图示意东亚局部地区,图中P线为气候区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P线以南主要为( )
A.高原山地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2】由①→②→③→④气候特征的变化表现为( )
A.海洋性增强B.年均气温升高
C.大陆性增强D.年降水量增多
【3】a、b两国相比( )
A.a国人口数量较多B.b国经济水平更高
C.a国汽车工业规模较小D.b国海运业更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列出的长三角核心区27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以2.2%的国土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接近全国20%的GDP。
材料二 下图为“长三角核心区27个城市分布图”。
材料三 下图为“长三角三省一市2005~2015年人均GDP变化图”。
(1)简述长三角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
(2)描述长三角三省一市2005~2015年人均GDP差距的变化特征。
(3)为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简析该区域可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