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问题。
【1】该大陆内部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地沿岸为寒流,降温减湿B.②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C.③地形区南北纵贯,冬夏气流畅通无阻D.④东部沿岸为暖流,增温增湿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B.②地形区形成是冰川连绵雪山广布
C.③是世界玉米的主要产地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天人体感到炎热,主要是由高温引起的,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人就会有热感,气温越高,维持时间越长,人的热感越明显,风力小、湿度大、最低气温高则会加剧人们的热感。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地。试从气候方面评价其粮食生产的条件。
(2)武汉是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试简述每年7~8月武汉市民感到非常闷热的自然原因。
(3)长江在图示地区的航运条件很好,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A. 9月到11月 B. 12月到2月
C. 3月到5月 D. 6月到8月
【3】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河流、抽水站、灌渠及灌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风力侵蚀作用风力堆积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作用冰川堆积作用
D. 喀斯特溶蚀作用喀斯特堆积作用
【2】
A. 河谷地区地势较低平
B.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C. 大气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
D. 土壤组成中矿物质成分多
【3】
A. 综合治理,保持水土
B. 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C. 多方投入,改善交通
D. 建设水库,发电兼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十分炎热,冬季则较为寒冷
B. 甲、乙两湖泊之间可以直接通航
C. 图中P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D. 乳畜产品是图示湖泊附近的主要农产品
【2】有关图示区域人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城市的兴起主要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B. 地势平坦,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C. 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发展迅速
D. 以水运为主,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世界著名海峡。一艘由俄罗斯海参崴开往德国的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货轮此次航行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A.①、③、②B.④、②、③
C.①、④、②D.①、③、④
【2】该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__、⑥_______。
(2)③、④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千米。
(3)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_______线,理由是_______。
(4)若从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___最好,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掌造(左图)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右图为“日本轮廓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 )
A.旱灾频发B.多洪涝灾害C.冬季暴雪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
A.a地B.b地C.c地D.d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6年11月份,由中国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
完成下列各题。
【1】中巴经济走廊两端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A. 降水稀少B. 地形平坦
C. 气候温暖D. 土壤肥沃
【2】瓜达尔港的建设沿用了中国深圳模式,影响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科学技术发达
④地理位置优越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