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伦敦都市区是英国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城。大伦敦都市区划分为内伦敦和外伦敦,下图示意大伦敦都市区1811年-2011年间的人口增长变动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间段大伦敦都市区的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 1861年-1871年 B. 1931年-1941年
C. 1971年-1981年 D. 1991年-2001年
【2】1861年-1961年的近100年间,大伦敦都市区的城市化阶段处于
A. 城市化起步 B. 逆城市化
C. 郊区城市化 D. 再城市化
【3】1991年-2011年大伦敦都市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大量农村人口的迁入
C. 当地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D. 青壮年国际移民迁入
【答案】
【1】B
【2】C
【3】D
【解析】
【1】当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会达到一个最高值。读图可知,大伦敦都市区自1811年之后人口增长率长期为正值,直至1939年人口达到历史峰值,此后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大约1991年以来人口又呈现出正增长态势。
【2】读图可知,1861年-1961年,大伦敦都市区整体上经历了人口增长速度不断降低的过程,外伦敦的人口增速快于内伦敦核心区,说明人口由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不断扩散,即此阶段为郊区城市化过程。1961年-1991年,内伦敦和外伦敦人口均呈负增长,此时应处于逆城市化阶段。1991年以后大伦敦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再城市化阶段。
【3】1991年-20l1年,大伦敦都市区人口重现正增长,进入了再城市化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大量国际移民的迁入,国际迁入人口多为年轻的成年人,直接造成了伦敦人口的高出生率。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城市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相差很大。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程度要远远高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不同
发达国家 1.起步早。 2.城市化水平高。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1.起步晚,发展快。2.城市化水平较低。3.城市发展不合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7年9月,“复兴号”动车在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正式以时速350km运行,京沪之间4个半小时可达。下图为京沪线沿途游客选择出游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素贡献率调查统计图。
推测“复兴号”高铁的开通会导致图中各主要影响因素产生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识密集型企业与传统生产型企业有所区别,更倾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国际化战略。在国际投资中,知识密集型企业往往通过战略性的选择进入方式,以获取东道国的市场、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同时将自身的资本、技术、产品和管理体制进入东道国。
(1)概述德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
(2)分析上海市吸引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的主要优势条件。
(3)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蒙古语里,阿尔泰山意为“金山”,历来以富金藏宝而闻名,有着丰富的黄金、铁矿、稀有金属及玉石;而这里的另一种“宝藏”——奇景迭出的花岗岩地貌,还不为很多人所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吉木乃“神石城”,一片造型奇异、规模宏大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区(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阿尔泰山富金藏宝与该地多花岗岩有关
B. 该处先后经历地壳上升—岩浆喷发—风化剥蚀
C. 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遍布石臼和石穴
D. “像丰满圆润的肥羊”的石蛋,主要是化学风化形成
【2】该地额尔齐斯河峡谷长约30千米,峡谷两岸绝壁对峙、石峰兀立。在绝壁上有时还会看到犹如凝固的瀑布一样的竖直沟槽,俨然“石瀑布”奔流而下。有关“石瀑布”的主要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力侵蚀、冰川刨蚀 B. 冰川刨蚀、重力崩塌
C. 流水冲刷、冰水冻融 D. 化学溶蚀、风力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传统民居以砖、木建筑为主,而在我国东南沿海某海岛上流传着“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谚,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传统民居,以岛上特有的花岗岩、火山岩为主体材料,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当地人称之为石厝 (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岛
A. 原始森林茂密 B. 属珊瑚岛 C. 河流短小 D. 土壤肥沃
【2】石厝“屋顶石块压瓦片,窗户一律开小窗”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泥石流 B. 防大风 C. 防沙尘暴 D. 防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表示通化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A. 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B. 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
C. 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
D.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
【2】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 机械化水平低 B. 商品率较高 C. 农场经营规模大 D. 水利工程量大
【3】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
A. 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 B. 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C. 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 D. 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最早以冬至日不少于两小时的日照标准对住宅建筑间距进行了规范,但有些地区达到要求难度较大,后来修订使用了冬至日和大寒日(1月20日前后)两级标准,部分城市也改成了以大寒日为标准规划住宅间距。也有学者提出可结合不同地区住宅的垂直墙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作为住宅规划的参考依据。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大寒日南墙面直接辐射最大2小时辐射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关于我国一些地区住宅区规划改用大寒日为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大了住宅区楼房间距 B.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C. 较适用于低纬度地区 D. 降低了住宅建筑密度
【2】【2】影响表中广州到哈尔滨大寒日南墙直接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高度角 B. 云量
C. 日照时间 D. 地形
【3】【3】表中拉萨大寒日南墙直接辐射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天气晴朗 B. 太阳高度角大
C. 大气透明度高 D. 墙体颜色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 技术要求高 B. 单位面积产量低
C. 种子成本高 D. 劳动力投入大
【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 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B. 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C.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D. 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 前
A. 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B. 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C. 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D. 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