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__,这在北半球的_____(填“高”或“中”或“低”)纬度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①→②→③→④ , B: ④→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4)福建省可能在上图的 (填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由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的变化

(3)A 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递减

(4)②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1)根据图中的地点的位置分析,在大陆东岸,在亚热带附近,因此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纬度不同,因此热量就不同,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2)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为温带荒漠,根据图中的位置分析,是由于水分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差异.这个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关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一般山地的迎风坡自然带的分布界线偏高(迎风坡上水分和热量丰富),而雪线则是在迎风坡低(因为在迎风坡上降水多).一般山区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因此山脉的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所以是A.
(4)结合图中的各个地点,判断自然带的类型.图中的①②③④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俄罗斯鲟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主要栖息地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咸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咸水中生长。在亚速海生长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在里海,俄罗斯鲟每年两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而秋季洄游距离河口则达数千公里。近年来,由于伏尔加河流域开发,里海的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亚速海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可通航。下图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示意图。

(1)分析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的原因。
(2)从水温的角度分析俄罗斯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里海中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的具体原因。
(4)简述伏尔加河上水库的修建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性别比是研究人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右图示意四种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回答各题。

(1)2000年——2010年,人口性别比较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2)若图中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那么造成上世纪末该地性别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不同性别残废率不同造成的
C.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加工业,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D.当地民俗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状态下的增长轨迹示意图,M表示增长初期,N表示末期。乙图为该国人口增长过程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特征,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有关该国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代表该国人口自然增长从M到N转变的轨迹一般是曲线①
B.图乙显示年龄结构中中青年所占的比重较少,一般是政策因素引起的
C.图乙阶段该国国内交通运输的压力可能会增加
D.该国人口增长处于图甲中N阶段时劳动力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读该国2005年和2015年劳动力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就业年龄
B.鼓励妇女就业
C.人口迁移
D.出生率稳定
(2)10年来,该国人口( )
A.快速增长
B.缓慢增长
C.零增长
D.负增长
(3)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老龄化严重
B.死亡率较低
C.人口迁移
D.出生率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红水河是我国水电开发、防洪、航运、旅游规划中的重点河流。全河段已建设了十个梯级电站,并将电力资源送往广东等地区,这对促进电力联网、能源优化配置、满足电力增长的需要、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梯级开发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红水河水量丰富、落差大,因此__________资源(能源)丰富。

(2)说出红水河综合开发的效益。(至少回答3点)

(3)简述西电东送对广东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回答3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减轻台风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  )

A. 植树造林,修建各种水利设施 B. 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C. 进行人工消雨作业,减弱台风的暴雨和风速 D. 台风季节做好沿海居民的迁移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A、B、C三地均为________气候区,__________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_____________在地区和______________地区。

(3)本地区__________稠密,_________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图中所示的地区,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也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天气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是气旋造成的

B.夏秋季节,在我国登陆的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气旋

C.我国冬季发生的寒潮是强冷空气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D.长江中下游初夏的梅雨天气是冷锋的代表性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