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坐标为 。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答案】(1)180° 90°E~180°(4分)
(2)0°~23.5°
(3)(15°S,90°W)
(4)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解析】
考查晨昏线的判读,日期界线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读图可知,由于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则过N点的经线可能为180°经线或0时经线,但线段ab表示晨昏线,其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或18时,不可能为0时,故过N点的经线只能为180°经线。故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180°;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经度相差90°,故过M点的经线经度为90°E,地方时为0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则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从 90°E向东到180°。
(2)过太阳直射点的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即为过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赤道到回归线,故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0°~23.5°。
(3)由(1)题分析可知,故过M点的经线经度为90°E,地方时为0时,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则过N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故ab是晨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为冬半年,过太阳直射点的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已知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的纬度为15°S,直射点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时刻12时,由前面推理可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则12时所在的经度为90°W,故直射点的坐标为(15°S,90°W)。
(4)如果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则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冬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于下图中的A地区,读下图回答下题。
(1)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
(2)B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季节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地区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
(4)A地区番茄品质优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5)A地区果蔬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将对B河下游及C湖产生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
【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最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
①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 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 ③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④居民以哈萨克族为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该国自然环境比较恶劣
A. 只有荒漠和草原,没有森林 B. 有森林,主要分布在领土的北部
C. 只有森林和草原,没有荒漠 D. 有森林,主要分布在领土的南部
【3】该国河流
A. 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B. 均属太平洋水系
C. 水量丰富,源远流长 D. 均属印度洋水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北移动
B. 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南移动
C. 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D. 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全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为
A. 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B. 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C. 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D. 趋于昼夜等长
【3】当地球公转到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中的最大值
B. 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慢
C. 此时为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D. 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梯田是安第斯山区古印加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该地海拔高,气候干旱,地形崎岖,可作天然屏障。古印加人从山顶到山麓开垦无数的梯田,一直耕种至今。下图是古印加文明分布图和梯田景观图。
(1)分析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
(2)分析古印加人大量修筑梯田,并用石块垒成的原因。
(3)推测古印加梯田上种植的农作物适应当地不利自然条件的生长习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左图中物质类型与右图中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丙 B. ②—丁 C. ③—乙 D. ④—甲
【2】从地质条件看,下列关于左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 B. 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
C. 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⑥ D. 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 年 1 月 3 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冷气 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 24 小时内下降超过 24 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 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图 为美国 东部 1 月 3 日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降雪量
A. 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B.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 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D. 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2】“炸弹气旋”格雷森
A. 生成于热带洋面 B. 属于温带气旋
C. 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 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3】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