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条件不同B. 水热条件不同
C. 土壤条件不同D. 光照条件不同
【2】图示Ⅰ、Ⅱ、Ⅲ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
A. 地貌与气候B. 水文和植被
C. 土壤和植被D. 地貌与水文
【3】有关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区少
B. 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 Ⅲ区与Ⅰ区南北距海远近不同,故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 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答案】
【1】B
【2】A
【3】D
【解析】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1】图中的P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南侧主要种植水稻,以水田为主,北侧主要种植小麦,以旱地为主,其南北两侧的种植业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其水热条件的差异,其南侧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亚热带;其北侧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属于暖温带。故选B。
【2】图中的I、II、III三个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划分的依据是地形与气候条件。其中I、II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III区与I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是横断山区的3000米等高线;II区比III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虽然比青藏高寒区纬度高,但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地势高,气候较低。也正是因为其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较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强。因此本题选A。
【3】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的差异分析。结合上题可知Ⅰ区为东部季风区, Ⅱ区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Ⅲ区为青藏高寒区;联系三大自然区之间的分界线和各自的特征可知, Ⅲ区纬度比Ⅱ区虽低,但因海拔高,热量较Ⅱ区少,A错误;Ⅲ区太阳光照比Ⅱ区强,是因为亚区海拔高,且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 B错误;Ⅲ区与I区的界线是以地势的高低来确定的,因为这里地势的差异是最基本的差异, C错误; Ⅱ区与I区北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降水有明显差异,且由此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明显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正确,故选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处于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海域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劳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15°~18°N、100°~105°E),这里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以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为泰国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A.5-6月B.7-8月C.9—10月D.12月一次年1月
【2】泰国香稻扬花期间( )
A.天山山腰可见放牧的牛羊
B.南水北调水源地水位较高
C.我国东北地区可欣赏到冰雕景观
D.华北地区正是小麦抽穗之时
【3】日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量很大,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①先进的耕作技术 ②优越的气候 ③发达的信息和交通 ④品质优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年1~12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后十位与前十位城市被公示。下图为2018年1~12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排名前十位(甲类)和后十位(乙类)城市分布示意图,图中方框内数宇注记为甲类城市大致海拔范围。
(1)概括2018年我国甲、乙两类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海口市多次位居甲类城市首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水库消落带是指因水库水位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特珠区城。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成为库区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图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为
A.初春B.初夏C.深秋D.冬季
【2】该季节三峡库区消落带出露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最少B.气温最高C.大量引水D.水库排水
【3】为减少水土流失,在水库消落带适合种植的护坡植被是
A.抗早耐涝的草本植物B.根深叶茂的高大乔木植物
C.耐淹耐盐碱的灌木植物D.易存活于水中的漂浮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在适温(22-25℃)、适湿(70%-90%)、富氧、多散射光的环境下方可生长发育良好,是营养滋补佳品。
四川大巴山区的通江县是段木银耳发源地,有“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说法,产耳历史悠久,生产过程是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售价每斤在数百至数千元不等。通江银耳选用7-8年树龄青杠树截成1米木段栽培,不能重复使用,生产周期为每年3-9月,主要出耳时间为每年6-8月,整个生产过程主要依靠劳动力。
代料银耳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麦皮、米糠、石膏等辅料,进行室内瓶栽或袋栽。代料栽培银耳从接种至采收,约需35-40天,可采收2-4批,生长周期约为60天左右,全年除高温季节外均可生产,售价每斤几十元。代料银耳随着栽培技术日益成熟,种植区域在全国各地扩散开且生产规模逐年增长。下图示意通江县在四川的位置。
(1)根据材料分析通江银耳质优价高的原因。
(2)鉴于通江银耳的经济效益高,有人提议扩大生产规模,但当地农业专家强烈反对,试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专家反对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河流
A. 冬季有结冰期B. 年径流量小
C. 汛期短D. 以雨水补给为主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科技发达 ②水电廉价
③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④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下图为洞庭湖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上游退耕还林B.人口激增围湖造田
C.湖泊沼泽化加快D.长江干流水量较少
【2】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B.旱涝灾害频次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气候由暖湿变为冷干
【3】下列属于对湿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是( )
A.退耕还湖B.排干沼泽,开垦耕地
C.捕杀珍禽异兽D.砍伐红树林,兴建旅游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