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林草地、撂荒地、耕地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撂荒地、耕地、林草地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2据图可判断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答案】

1C

2B

【解析】

1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撂荒地缺乏植被,径流量变化最大,因此图中①为撂荒地;林草地涵养水源作用最强,径流量变化最小,因此③为林草地;则②为耕地。故选C

2图中显示山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说明降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度越高,涵养水源能力越强,下渗越多,因此二者呈正相关;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断该地植被类型和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3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45亿,大规模的流动人口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结合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状况图。

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流动主要方向为

A. 由内陆向沿海流动B. 由北向南流动

C. 由沿海向内陆流动D. 由南向北流动

2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①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火山持续喷发了8个月之久,这8个月的大多数时间火山灰飘扬方向大致如下图所求(图中灰白色部分表示火山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火山灰飘扬方向判断,该火山可能位于

A.台湾B.意大利C.智利南部D.美国西海岸

2】用于对火山灰的分布范围监测系统还可用来

A.出行导航B.规划城市道路交通

C.监测森林火灾D.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最有可能发育成流动沙丘的区域是

A. B. C. D.

2造成近些年该地区北部地带沙漠化迅速南侵的

主要原因是

A. 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 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C. 冬季风势力增强

D. 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2月3日,中国和泰国两国政府签署协议,中国从泰国进口大米,两国实施铁路合作项目,又称“高铁换大米”。下图为中泰高铁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中泰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昆明至曼谷航空的运营B.增强我国与南亚地区的联系

C.泰国大米通过高铁运输速度快价格低D.高铁综合调度需要运用GPS和GIS技术

2目前泰国香米远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先进的耕作技术B.优越的气候条件

C.通信与交通的发展D.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A.东水西调B.南水北调

C.西水东调D.北水南调

2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大气环流B.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山脉走向D.沿岸洋流、地势起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有机物。由于植物主要存在于陆地上,且木质素具有明显的抗降解性质,因此木质素可以定量的作为河口陆源有机物质的指示物。木质素是一种可再生20.5*N-r资源,目前在工业的利用率低,解决其降解问题后,未来将在堆肥、新型高分子材料20.4等领域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沉积物,水下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咐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的吸附作用越弱。上图示意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每100mg 有机碳中木质素含量空间分布。研究发现,红河口水下三角洲中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

(1)说明越南雨季时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木质素含量增加的过程。

(2)说明图示区域由岸向海方向上木质素含量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红河口水下沉积物中有木质素来源于新鲜植物碎屑,试分析其原因。

(4)说明木质素运用前景广泛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云瀑,一种尚未被人们熟知的景观,顺地表溢出,沿山岭向下翻腾,落到半山腰又猛地收住,似水流溅开腾起,犹如天河倾泻,气势磅礴(图甲)。四川盆地,尤其是川西地区,是目前云瀑景观发现的中心区域(图乙)。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云瀑常常出现的时间是

A.晴朗的白天B.晴朗的早晨

C.湿润的白天D.湿润的早晨

2云瀑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哪些条件影响

①潮湿气团

②干燥气团

③无风

④有风

⑤地形

⑥重力

A.①③⑤B.①③⑤⑥

C.①④⑤⑥D.①④⑤

3与川西地区云瀑景观多发的原因无关的是

A.河网交错,水汽充足B.气候复杂,天气多变

C.群峰纵列,峡谷纵横D.植被茂盛,种类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