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奶牛场有自制的“酸奶”,为了测量这种酸奶的密度,晓晓同学将酸奶带到学校,课后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街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为21g,则量筒中酸奶的质量是_____g。
(3)量筒中酸奶的体积如丙所示,请你计算出酸奶的密度是_____kg/m3。
(4)酸奶比较粘稠,将酸奶倒入量筒时,桶壁会_____酸奶,给测量带来误差。
【答案】右 42 1.05×103 附着部分
【解析】
(1)[1]当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说明左盘下沉了,反向调节平衡螺母,即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2]取适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质量为:
m1=50g+10g+3g=63g,
将烧杯中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为21g,则量筒中酸奶的质量是:
m=63g-21g=42g,
(3)[3]量筒中酸奶的体积如丙所示为40ml,则酸奶的密度为:
;
(4)[4]因为酸奶比较粘稠,所以将酸奶倒入量筒时,桶壁会附着部分酸奶,影响酸奶的测量体积。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实验技能考试中,某同学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减砝码过程中,他发现: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个砝码取出,指针偏左。则要测出物体的质量,该同学下一步的正确操作是:取出质量最小的砝码,_____。天平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和超载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忽略小球大小差异的影响),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本实验用了控制变量法和_____两种研究方法
(2)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实验时应选择_____两个图所实验进行比较:在质量相同情况下汽车的_____越大,其动能就越大,行驶时危险就越大,因此严禁汽车超速是减轻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一个重要手段
(3)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交通运输中,在速度相同情况下汽车的_____越大,其动能就越大,行驶时危险就越大,因此严禁汽车超载是减轻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2月7日16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和德二号A/B卫星、天仪16/ 17卫星、天启四号A/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听到的广播新闻报道声是次声波
B.广播发出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火箭发射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D.火箭发射时大地传声和空气一样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小强同学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离水面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中A是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如图甲所示,从物体A下表面恰好接触到水面开始记录数据,得到F与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水=1.0×103kg/m3)
(1)物体A的重力;
(2)物体A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
(3)物体A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影”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手影”、拍照片的“摄影”、电影院里看到的“电影”、景色在水中的“倒影”等,如题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光屏承接的实像
B.摄影-光的反射
C.倒影-光的反射
D.电影-倒立放大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容器甲、乙、丙装有水,丁装有酒精。根据图中情形,得出的结论中合理的是
A.由甲、乙两图可得水能够产生浮力
B.由乙、丙两图可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C.由丙、丁两图可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D.由丙、丁两图可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为了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___;如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此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_cm。
(2)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_________立、_________的实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让蜡烛缓慢向左移动,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晃屏向_________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