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核能利用前景广阔,核电站为缓解我国用电紧张做出了贡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和火电厂相似,都是利用产生热量加热水产生水蒸气推动发电机组发电的:
(1)核能是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将内能转化为________能再转化为电能。
(2)某核电站中的一台发电机组发电功率为100万千瓦,则该发电机组30天发电多少kW·h_____?
(3)若产生的电能用热电转化效率为30%的火力发电厂发电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煤。若1t煤产生30kg粉尘,燃烧这些煤会产生多少粉尘______?(q煤=3.0×107J/kg)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________J。
(4)如果水平面光滑,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1)改变燃料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暖的方法之一,请你列举两种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1)中方法之外请你再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南省郏县饸饹面是一道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特色名小吃,以荞麦面制成,不仅味道鲜美,香而不腻,而且有暖胃去寒、保健防病的功能。如图甲所示为我国古代制作饸饹面的工具—饸饹床子。使用饸饹床子“压”饸饹时,把和好的面团放进底部装有圆形网眼的圆柱形腔室内,在长杠一端用力向下压,带动木塞挤压面团,面团受力从网眼漏出,不计长杠、木塞的重力。如图乙所示为“压”饸饹示意图,O为支点,A为木塞的位置,B为下压处,已知OA=0.3m,OB=1.2m,圆柱形腔室的底面积为100cm2。某次“压”饸饹时,人对长杠竖直向下的力始终为450N,10s内木塞从开始接触面团到下降至最低点的高度为0.15m。试问:
(1)使用饸饹床子“压”饸饹时,饸饹床子的长杠OAB属于________杠杆;
(2)“压”饸饹时,面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________?
(3)“压”一次饸饹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家有一艘玻璃钢海钓船,底部平直,其参数如表所示(柴油热值q=4.3×107 J/kg,g=10 N/kg):
长度:4.3 m 宽度:1.55 m 高度:0.6 m
空船质量:300 kg 最大载重:1 000 kg 核载人数:6人
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40 kW 最大安全行驶速度:6 m/s
(1)海钓船在出海作业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总重力,满载归来与空载出海时相比,船身浸没的深度较________(选填“深”或“浅”);
(2)不出海时,空船放置在水平沙滩上,船底与沙滩的接触面积为2 m2,求船对沙滩的压强____。
(3)小明一家人某次出海钓鱼,人员和钓鱼装备共300 kg,船匀速直线行驶4.3 km,船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5倍,发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为12 kW、消耗柴油1 kg(假设柴油完全燃烧)。求:船行驶的速度___和发动机的效率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测圆的直径如图甲所示,读数是_____cm;他把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的厚度是_____(用D1、D2、n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爽同学有一块琥珀吊坠,她想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量其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时,发现左盘比右盘高,她应向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吊坠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加砝码,当加最小的5 g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小爽应该先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吊坠的质量为________g;
(3)往量筒中倒入50 mL水,将吊坠浸没在水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吊坠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kg/m3;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使用的砝码有磨损,则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爽同学利用缺少砝码的天平,两个相同的烧杯、量筒和水也测出了吊坠的密度。请将她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如图丙);
②将拴着细线的吊坠浸没在左盘烧杯的水中,不碰烧杯底(如图丁),用量筒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到A处时天平平衡,记下加水的体积为V1;
③将吊坠________,用量筒继续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并记下再次加入水的体积V2;
④吊坠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贺同学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他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2.5V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______)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图中_____(选填“A”或“B”)端。
(3)小贺把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出现的故障是_____。
(4)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V不变,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端移动(选填“A”或“B”)。
(5)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A,此时电路中的电阻R应为_____Ω。
(6)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将其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BC为竖直方向,A为拉杆端点。已知箱重为250N,OA为120cm,OC为24cm。图中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动力F,箱子静止。则动力F的力臂为________cm,动力的大小为________N。生活中,常把箱内较重物品靠近O点摆放,这样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时的最小动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