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微波通信
电磁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通常用于广播、电视等通信。微波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它的性质比中波和短波更接近光波。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与中波和短波相比,微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
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如图甲所示。信号传递的距离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在雪山上、大洋中,根本无法建设中继站,所以人类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来进行通信如图乙所示,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Ⅰ、Ⅱ、Ⅲ三颗同步通信卫星作为太空微波中继站可使地球上任意两点间保持通信,接收地面站传来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现在通过卫星电视,某地举行体育赛事,其他地方的人几乎可以立刻看到现场的画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这是因为______(选填序号)。
①多修建中继站,有利于微波产生更多的信息
②微波的传播距离比中波近,只能传播50km
③微波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
(2)如图丙所示,a、b分别是Ⅰ、Ⅱ两颗卫星正下方的地面站,把通信卫星假想成一个平面镜,要使地球上b处地面站接收到a处发送的信号,请仿照光路图,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微波传播的路径和方向(____)。
(3)已知三颗通信卫星距地面的高度都是3.58×104km,任意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都是7.30×104km。则a处发送的微波信号传送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L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几乎为零,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电阻R短路B.电阻R短路C.灯L断路D.灯L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茶壶。经测量发现,茶壶的质量为400g,假设平底茶壶内外底面积相同且与桌面接触的面积均为40cm2,茶壶内盛有0.6kg的开水,水的深度为12cm。(g取10N/kg)求:
(1)将茶壶倾斜,茶壶内与茶壶嘴内的水面是否相平?
(2)茶壶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大?
(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
(2)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象中的______(选填“AB”“BC”或“CD”)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比热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教室中有一台空调和多盏标有“220V 18W”的电灯,其中黑板前方的电灯L1和L2由一个开关S单独控制,如图所示。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灯L1、L2和开关S接入电路中,使两灯都能正常发光(______)。
(2)当打开空调时,空气开关“跳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______;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______mb(选填“>”“=”或“<”);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______;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_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灯泡L发光。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生的变化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路的总功率变小D.灯泡变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____。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______。
(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______。
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4)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______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填“甲”“乙”“丙”或“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运动员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只考虑人(包括装备)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下落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第20到第30s间重力做功的功率为5.4×104W。
(1)求人在第20到第30s这段时间下落的距离______;
(2)求第20s到第30s人(包括装备)所受的重力做的功______;
(3)求人(包括装备)的质量______;
(4)从第30s到第50这个过程中,人的动能是如何变化的______?
(5)人在第10s时所受的空气阻力______第30s时所受的空气阻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