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1年3月11日14点46分,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瞬间扑向几乎日本全部沿海地区,继而造成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露,如图所示:
(1)强烈地震全面瘫痪了日本震区的地面交通,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及时了解震区的受灾情况,如图 所示拍摄到的照片通过_______传回地面;
(2)海啸时产生的“水墙”速度很大,具有很大的_______能,破坏力很强;
(3)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
(4)为了给处于高温中的核反应堆外壳降温,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法来有效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特性;
(5)福岛核事故达到了七级,使得大量的核燃料外泄,周围的人们处在核污染中。图中是核辐射标志的是________;
(6)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t的煤炭,则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J(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
(7)“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说法中需要改正的是(________)。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
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
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
D.及时将生活垃圾,废电池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
【答案】电磁波 动 裂变 比热容 C 1.8×1017 D
【解析】
(1)卫星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物体的动能。
(3)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目前商业运转中的核能发电厂都是利用核分裂反应而发电。
(4)水的比热容大可以用来取暖和降温。
(5)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6)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可计算煤炭燃烧放出的热量。
(7)主要考查了一些生活小常识,结合自己的认识可做出选择。
(1)[1]卫星通信范围大而卫星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传递信息。
(2)[2]海啸时产生的“水墙”速度很大,因此具有很大的动能,破坏力很强。
(3)[3]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
(4)[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消防员可以进行有效降温。
(5)[5]图中表示核辐射标志的是C。
(6)[6]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7)[7]ABC.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角度来分析,“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空酒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等,都是很好的习惯和做法,值得提倡,故ABC不符合题意;
D.将废电池与生活垃圾装在一起丢入垃圾箱的做法不妥,因为电池含有汞等重金属,可污染土壤和水源,应单独存放与处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高度为 160cm的人站在离平面镜 150cm处,他要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站立时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长度至少应该是( )
A.160cmB.150cmC.80cmD.任意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某种电动出水的电热水瓶的结构剖面图,图乙是它的电路示意图,其中电源板的作用是将220V的交流电变成低压直流电,供出水电动机和出水定位灯使用。出水定位灯发光时,会在放置电热水瓶的桌面上留下明亮的光环,方便夜间判断出水位置,避免烫伤:
(1)电热水瓶装有4 kg、初温为25℃的水时,电热水瓶在220V的电压下正常工作12min可以将水加热到10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若电热水瓶的加热管电阻为24.2Ω,在上述过程中,这个电热水瓶的加热效率是多少?
(3)已知圆柱形电热水瓶的出水口比内胆底高19 cm,当内胆装有2L水时,水面离内胆底8cm,此时,按住出水开关20s,出水电动机恰好能抽出1L的水。若不计出水管的体积和水的流速,不计能量损失,则出水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张扬同学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中,使用两个相同的A、B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滑片P向右滑动,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B. 电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C. 电磁铁A、B的上端均为S极
D. 该实验可以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匝数多少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时使用光屏的目的是研究凸透镜成______(选填“实”、“虚”或“各种”)像时的规律;
(2)如图甲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清晰的像。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正确的调整方法是______;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动到达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__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____(用L0、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超级惊险项目——18米长悬崖秋千惊现重庆某公园!小明被缆绳拉到6层楼的高度,释放后自由摆动冲向峡谷(如图所示),伴随着人们的惊呼声,秋千越荡越低。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秋千荡回来经过最低点时,小明的机械能最大
B.整个过程小明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
C.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小明的动能为零
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所示,一个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容器底面积为S1,将底面积为S2的木块A放入液体中,如图2所示,静止时液面会_____(填“上升”或“下降”)一定的高度h,则A的重力为_____,A在液面以下部分的高度为_____;将B吊在A下方放入容器中静止时如图3所示,此时液面高度又上升了h,则B的重力为_____;剪断绳后,A和B静止时的位置如图4所示,若B的密度为ρ的两倍,和图3相比容器中液面会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液面位置会改变,改变的高度是_____,若液体的总重力为G,4个图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科技小组的四位同学设计的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显示下潜深度的深度表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为压敏电阻(用符号表示),R的阻值随其所受水的压强的增大(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电路设计要求潜水器下潜深度增大时,电路中的电表示数增大,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