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小组完成了“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后,得到“电源两端电压总大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结论,这与之前“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猜想不符。老师引导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了深入探究:

(1)测量电源及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接在两点,是为了测量灯泡________的电压,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____

(2)测量电路中导线的电压。测出导线间的电压大约为,由此得知导线分压可能是造成结论与猜想不符的原因。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粗”或“细”)的导线,原因是________

(3)完成以上步骤后,他们准备测量开关两端的电压,你认为这一步骤是否有必要,理由是________

【答案】L1 1.7 在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分压大,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有必要,开关容易接触不良,造成电阻变大,分压增多

【解析】

(1)测量电源及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接在CD两点时与L1并联所以是为了测量灯泡L1的电压,由图知电压表选择的是小量程,分度值是0.1V,所以示数是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1.7V。(2)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细的导线,原因是在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分压大,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3)完成以上步骤后,量开关两端的电压有必要,因为开关容易接触不良,造成电阻变大,分压增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光屏上呈现了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向右移动透镜至图中________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且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等大

3 如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 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 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则该眼镜是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长为40cm、重为10N的匀质杠杆可绕着O点转动,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的位置拉至水平位置(忽略摩擦阻力),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力F所做的功为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放在一块带刻度的木板上,玻璃板与木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度量法等效替代科学推理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木板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进行观察.

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沿CD水平向右移动,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 (选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木块相连。推动木块压缩弹簧,其左端至A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5J;松手后,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动若干次后静止,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1J,则木块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__J.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速度最大时其左端可能位于_______(选填:“B“、“C”“D”)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到了如下器材:白纸、玻璃板、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一枚细针。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铺于水平桌面上,再把玻璃板竖直置于白纸上,即保证玻璃板与白纸是相互_______的,并在白纸上记录下玻璃板所在位置。

(2)将物块a竖直置于玻璃板前的白纸上,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CD,如图乙所示。此时,在一定光线条件下,便可透过_______观察到物块a正立的像,接下来,小明将物块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b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_______

(3)小明记录下物块b底部所在的位置CˊDˊ,取出白纸并沿玻璃板底部所在的直线对折后,用一枚细针沿线段CD扎数个眼,打开白纸,发现线段CˊDˊ上也布满了针眼。结合步骤(2)的结论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_______关系。

(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以乙图的视角来看,小明将物块aC点顺时针旋转至乙图虚线所示的位置后,为了再次确定像的位置,物块b应绕_______(选填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并记录下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量杯的质量是_______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字样,实验中该同学填写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关于实验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序号“1”的实验数据不是本实验中测得的

序号“4”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的阻值之比为2:1

序号“2”“5”的实验数据表明待测电阻R,不是定值电阻

仅用该同学的实验器材就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选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测量大小相同的力时,用不同规格的测力计,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弹簧的伸长量,小明有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小明为探究自已的猜想,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①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测出两根弹簧的初始长度分别为L1L2

②如图所示,固定弹簧的一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弹簧,测出两根弹簧的对应长度分别为;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步骤①②,记录实验数据。

(1)该实验方案研究的是猜想______(填写序号);

(2)实验方案中将“一根弹簧剪成长度不同的两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方案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拉弹簧”表明弹簧的伸长量还与________有关;

(4)探究此猜想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