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水上救援往往需要打捞沉没的货物,我们将该情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假设物体浸没在水深h=0.5m的容器底部(非密合),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物体从水中匀速提出,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当物体全部离开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取g=10N/kg。则( )
A. 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B.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2N
C. 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5×104Pa
D. 物体的密度为1.25×103kg/m3
【答案】D
【解析】
(1)根据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分析解答;
(2)利用二次称重法求出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则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其2倍;
(3)已知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的深度和密度,利用计算压强;
(4)根据求出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利用
和
计算其密度。
A、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不变。故A错误;
B、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G=5N,当物体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示=3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故物体在容器底部时,受到的浮力为
;故B错误;
C、物体在容器底部时,水对其底部的压强为:故C错误;
D、根据可得,物体的体积:
,则物体的密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肖兰同学将同一小车分别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沿斜面滑下,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位置。
(1)肖兰做实验前,做出了以下假设,以下假设中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小车由于惯性,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
D.通过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2)通过实验,肖兰发现小车在_____表面运动距离最长,即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阻力越_____ (填“小”或“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选填“快”或“慢”),运动的距离越_____(填“远”或“近”)。
(3)肖兰根据实验结果推理:若水平木板表面完全光滑,且水平木板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可见,力不是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肖兰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了解到的知识,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肖兰同学)
A. 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继续来回摆动
D. 保持静止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
(l)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__(相同或不同).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受到摩擦阻力越__(小或大)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的减小得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可进下一步推导: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桌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水平桌面上静止放一排球,下述的两个力是平衡力的是 ( )
A. 桌子的重力和排球对桌面的压力
B. 排球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 桌子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D. 排球的重力和桌面对排球的支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是滑动变阻器,
是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逐步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根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源两端电压为10V B. 电路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为
C. 定值电阻的电阻值为
D. 变阻器
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质量2t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80kW从静止开始运动,经l5s运动200m恰好达到最大速度,接着匀速运动25s关闭发动机,滑行100m停下。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恰为车重的0.2倍,求:
(1)整个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
(2)汽车的最大速度ν最大
(3)全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____,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
(2)图乙是_____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图丙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说明_____,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4)如图丁,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在离开水面时比离开水面后_____,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马和小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马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李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所测数据,请计算一个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___N,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2)由计结果可以确定__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___,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随后小马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