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误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他从滑片置于最右端时开始记录第一组数据,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数据,描绘出的U-I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源电压为4.5 V,可求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为____Ω,额定功率为____W,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____Ω,为使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3 V,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2.50.5406.8

【解析】

试题当小灯泡正常了光时,电压为2.5V,此时的电流可以由图中和曲线得为0.2A,所以可求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12.5Ω,额定功率为0.5W;刚开始时变阻器处于最大值状态,由图中曲线可知,它两端的电压为4V,通过的电流为0.1A,所以电阻为40Ω;变阻器与小灯泡是串联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越高,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此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5V,通过的电流为0.22A,所以可求出滑动变阻器能够接的最小电阻为6.8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的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如图所示是关于杂技表演项目“顶缸”的一幅剪纸。关于剪纸中演员顶缸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缸受到重力和演员对缸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与演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缸对演员的压力与演员对缸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演员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 书包背带做得很宽

C. 斧刃磨的很锋利 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同的两个力作用时,小车是否处于静止来探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2)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4)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且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激光束将成为( )

A.会聚光束 B.发散光束 C.平行光束 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小玲和小辉同学制作的一种直流电动机模型,他们用回形针做成两个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用漆包线绕一个矩形线圈,以线圈引线为轴,并用小刀刮去轴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去上半周漆皮,将线圈放在支架上,蹄形磁体放在线圈周围.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__有力的作用.

(2)按他们这种方法刮漆,线圈在刚转过平衡位置时________(选填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切断线圈中的电流),目的是使线圈能够________

(3)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方向,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填一种方法).

(4)如果电池、开关、导线的连接和性能良好,闭合开关后,发现线圈只抖动了一下,并不转动,原因可能是________,这时可进行的有效尝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乙图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

C.丙图实验,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丁图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①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②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

(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所成的像在光屏上方,应向 方调整蜡烛,才能使成像在光屏中央.(填“上”或“下”)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

③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⑤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 像,凸透镜能成 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