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电阻丝R1和R2分别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且R1<R2,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 闭合开关后,装R1电阻丝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
C. 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D. 将某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可比较煤油和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结合欧姆定律进行分析即可。
A.该装置中两个电阻丝串联,所以通过两根电阻丝的电流相同,而两根电阻丝的电阻大小不同,所以此装置是用来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故A选项错误;
B.因为通过两根电阻丝的电流相同,而电阻丝R1R2,所以闭合开关后,在相同的时间内电阻丝R1产生的热量小于电阻丝R2产生的热量,所以装R2电阻丝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故B选项错误;C.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故C选项正确; D.因为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个烧瓶中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不同,所以将某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也无法比较煤油和水的比热容的大小,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测量凸透镜焦距,如图甲所示,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需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实像的_______和倒正,测出物距和_____。此时的成像情况与生活中的______成像原理相同;
(3)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光屏上成__________________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不少困难,请你帮忙找原因或提出建议:
①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光屏上烛焰的像如图丙所示,要想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你的调整方法是:把光屏向____调节(选填“上”或“下”);
②当把蜡烛移到光具座45cm刻度线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③当把蜡烛移到38cm刻度线处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也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中发现,光屏上虽然找到了清晰的像,但亮度太暗,为增大像的亮度。最简单的办法是使室内环境变得___(选填“亮一些”或“暗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实验中,部分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_____)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若是其中一只灯泡发生故障,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
(3)排除电路故障后进行实验,测出灯L1两端电压U1后,为了测量灯L2两端电压U2,接下来的操作是:①_____;②闭合开关,_____。
(4)实验中选用多种规格的灯泡,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灯L1、L2两端电压U1、U2和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U,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_____。
(5)第2次和第3次实验中,U2均大于U1,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搜集的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介质 | 水 | 水银 | 酒精 | 乙醚 |
凝固点/℃ | 0 | -39 | -117 | -114 |
沸点/℃ | 100 | 357 | 78 | 35 |
密度/g·cm-3 | 1.0 | 13.6 | 0.8 |
A.从室温逐渐降低温度,这几种物质中最先凝固的是酒精
B.将乙醚抹在皮肤上,乙醚会沸腾
C.将装有酒精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烧杯中的水,酒精会比水先沸腾
D.能够装入1kg酒精的烧杯肯定能装下1kg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 为两盏白炽灯,A 灯型号是“110V 25W”,B 灯型号是“110V 100W”, R 是一个未知电阻。若把它们接到电压为 220V 的电路上,下面四种接法中可能让两盏灯都 正常发光的电路是( )
A. B.
C.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标有“4 V 2 W”字样,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则电阻R的电功率为________W,通电1 min,R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选填“远”或“近”);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考虑空气阻力,小车将在光滑水平面上做_________运动;
(4)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也有用到这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如:________(列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 衣服 | 报纸 | 平装书 | 塑料袋 | 袜子 |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 |
回答问题:
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选填“强”或“弱”).
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