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问题后,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丙、丁、戊所示,可读出:I1=0.5 A,I2=________A,I=________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采用了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断开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L1(或电流表)断路 0.52 1.0 I=I1+I2 接入滑动变阻器调节滑片位置(或改变电源电压)
【解析】
(1)在连接和拆接电路时,为了保证电路元件和人的安全,应该断开开关;题图乙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两灯并联,如果有灯短路则两灯都不会发光,题目中L2发光,但L1不发光,故只能是灯L1所在支路断路,即L1或电流表断路;(3)由题图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通过L2的电流I2=0.52 A,通过干路的电流是I=1.0 A,因为1.0 A≈0.5 A+0.52 A,所以在误差范围内有:I=I1+I2,即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除了采用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接入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片位置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改变电源电压.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 )
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总功率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总功率变大
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灯的亮度变亮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的亮度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平衡木受力特点,喜爱体操的小微设计了一个平衡木模型。整个装置如图甲所示
A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C处固定一竖直硬杆,硬杆的底部安装了压敏电阻片R,R所在的电路放在了硬杆内(整个装置除硬杆以外,其它部分的重力均不计),且AB=5m,OA=BC=1m,电源电压恒为3V,硬杆底部R阻值随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受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AB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当重360N的小薇站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
(1)小薇在A点时,C处受到硬杆的拉力;
(2)小薇在A点时,地面对硬杆底部R的支持力;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小薇距A点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晴在沙滩上捡到一小块鹅卵石,想用学过的浮力知识测量它的密度。于是把它拿到了实验室。
(1)她设计了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测量的方案如下:
a. 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鹅卵石的重力,记为G;
b. 在烧杯内装入适量水,并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鹅卵石,使它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c. 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用G、F和ρ水表示);
(2)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鹅卵石的重力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使得她放弃了这个方案,她放弃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在老师指导下重新设计了用天平、烧杯、水、细线测量鹅卵石密度的方案,并进行了测量;
a.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________________处,当指针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b. 用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c. 在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 g;
d. 如图丁所示,使烧杯仍在天平左盘,用细线系着鹅卵石,并使其悬在烧杯里的水中,当天平平衡时,天平的示数为66.8 g。则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ρ水=1.0×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支点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________对平衡的影响。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________m。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此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A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
(2)在实验中点燃A蜡烛,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也不能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____。
(3)小军解决上述问题后,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移去后面的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A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选填“虚”或“实”)
(4)为证实上述成像特点的可靠性,小军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灯泡电阻约为10 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流表正确连入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中;(要求P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____)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__(选填“A”或“B”)端;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都不发光,且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某同学用一根导线排查故障,当他把导线的两端分别接在M、N和M、B接线柱上,发现小灯泡两次都发光且电压表均有示数。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出电路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2.5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是________Ω (保留一位小数);
(5)爱探究的小芳只用两个电流表,添加一个R0=10 Ω 的定值电阻,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其中关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1的示数为________A;
②读出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小灯泡正常工作的电阻R=__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当闭合开关S1、S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右端为S极
B.小磁针将顺时针旋转
C.当P向左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指示灯变暗
D.当P向右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弱,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物理后,小芸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将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相连,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装置,来测量风速的大小,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上移动,电压表的示数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