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植物叶片太多,应摘掉些 | B.应扎紧袋口 |
C.应给叶片涂上凡士林 | D.袋口应扎在最下面一片叶以下,土壤之上. |
分析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图示中的四套装置是验证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的常用的经典实验装置,甲装置是酒精脱色;乙装置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丁装置略作改进可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解答 解:(1)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图甲是“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实验中的一个装置.其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片变为黄白色.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因此装置乙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有氧气产生.此装置要达到验证的目的还应增加一个条件,即光照.
(3)丙装置是验证种子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呼吸时,将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4)装置丁中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宏观到微观依次是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塑料袋内壁上凝结的水珠一部分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还有一部分来自花盆内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因此“装置丁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但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修改为袋口应扎在最下面一片叶以下,土壤之上,故选D.
故答案为:(1)叶绿素
(2)光照
(3)呼吸作用
(4)器官→组织;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探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明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 B. | 天气太热 | ||
C. | 没写完作业,怕老师批评 | D. | 装病不想上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我国的人口质量提高了 | |
B. | 我国的人口数量下降了 | |
C. | 中国人具有全球生态意识和责任感 | |
D. | 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有效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扦插 | B. | 有性繁殖 | C. | 嫁接 | D. | 组织培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 |
B. | 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 |
C. | 叶片B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
D. | 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口腔上皮细胞 | B. | 白细胞 | C. | 父亲精液样本 | D. | 成熟的红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