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固体可能由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实验如下:

试回答:

1)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式为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取滤液加入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溶液的目的是_____

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_____溶液,观察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是_____

【答案】BaCO3 Na2CO3 Na2SO4KNO3 NaCl 反应除去原固体中Na2CO3 ,排除干扰 HNO3 AgNO3溶液 固体中一定有氯化钠

【解析】

白色固体全部溶于稀硝酸,说明白色沉淀全部是碳酸钡,则固体中含有碳酸钠,不含硫酸钠;无色滤液中含有一种酸根离子,说明不含硝酸钾;要证明原物质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必须先将碳酸根离子除去,然后再加硝酸银。

1)原固体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全部溶于稀硝酸,说明该沉淀为碳酸钡,不是硫酸钡;

2)由(1)分析可知沉淀为碳酸钡,不是硫酸钡,因此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没有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因为无色滤液中的酸根离子只有一种,故一定不含硝酸钾;原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3)甲同学方案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滤液中加入硝酸银,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含有氯化钠,从而证明原固体物质中含有氯化钠,因此在加入硝酸银之前需将碳酸根离子除尽,故加入足量硝酸钡的目的是除尽碳酸根离子,排除碳酸根离子与银离子结合成碳酸银沉淀的干扰;

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先加入足量稀硝酸,与碳酸钠反应,除去碳酸根离子,然后再加入硝酸银,若产生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上表中金属元素共有__________种;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__(得到失去”)电子;

(3)根据表中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规律,请你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40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130 g 20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 ℃,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 g

D.40 ℃时,将50 g乙物质溶于100 g水中,恰好能得到150 g乙的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字母)。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可选用上述装置_________(填序号)制取CO2。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__口(填)通入。

3)在制取二氧化碳反应装置的残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bc段溶液pH一直为7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后回答问题:

1 的溶解度收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2温度不变时,若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340℃时,将30g硫酸钠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4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杂质氯化钠的硫酸钠,最佳的温度范围是 ℃以下,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填“甲”或“乙”)

2)某同学在t1℃时进行如图2实验,充分搅拌得到相应的液体①一③。①一③形成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3)在溶液③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1%)

4)若乙的溶液中含少量甲,则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5)若甲为KNO3,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为实验室里进行有关反应的实验研究,已知烧杯甲中盛放有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烧杯乙中盛放有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甲、乙烧杯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丙中,发现产生气泡, 并有固体残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烧杯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铁和锌剩余

②乙烧杯加入稀硫酸后一定不含氧化铜

③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为无色,则固体中可能含有四种物质

④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二种溶质,则溶质一定是 ZnSO4FeSO4

⑤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则固体中最多含有两种物质

⑥过滤丙中残留物,若溶液中含有四种溶质,则固体中一定只含有一种物质

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能供给呼吸,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是黑色固体,E溶液呈蓝色,F是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E______

2B生成D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C→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