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化学知识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_操作。

2)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

3)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合成)材料。

(二)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的飞跃。请回答:

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飞机上的金属材料一般用合金,合金的硬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组成它的金属;飞机上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质的,其原因是铁易与________反应而生锈。

3)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耐腐蚀,其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飞机的厨房为乘客提供了以下食物:快餐、雪碧、牛奶、蔬菜面条等。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厨房油锅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原理是________

5)飞机急救箱中备有消毒剂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三)氯化钙()有许多用途。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等杂质)制备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不溶于水,常温下也不与盐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2%的稀盐酸730g,需要36.5%的浓盐酸________g

2)酸溶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滤渣Ⅰ的成分是________,滤渣Ⅱ中含有________

4)操作Ⅰ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

5)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过滤 吸附 合成 Fe2O3+3CO2Fe+3CO2 大于 氧气、水 4Al+3O2=2Al2O3 维生素 隔绝氧气 -1 240g Fe2O3+6HCl=2FeCl3+3H2O SiO2 FeOH3 降温结晶 去除过量的氢氧化钙

【解析】

(一)(1)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毒气体;

3)聚丙烯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二)(1)利用CO还原赤铁矿石可制得铁单质,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赤铁矿的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2)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飞机上的螺丝钉一般不用铁质的,其原因是铁易与氧气、水反应而生锈。

3)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4)蔬菜面条比普通面条多提供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维生素;厨房油锅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这里利用了隔绝氧气灭火的原理;

5)在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则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1×2+2=0=-1

(三)(1)溶质质量稀释前后不变,设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730g×12%=×36.5%=240g

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杂质中只有二氧化硅不参与反应,所以滤渣Ⅰ为二氧化硅;氧化铝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氯化铝和氯化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滤渣Ⅱ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

4)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形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固体析出,过滤后得到固体;

5)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前面的步骤中加入氢氧化钙过量,所以加入试剂a去除氢氧化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HgOHg+O2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2CH4+2O2CO2+2H2O

C.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D.溶洞的形成 CaCO3↓+H2O+CO2↑=C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从硝酸钾、少量氯化钠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的混合物中得到硝酸钾的流程如下:

①结合图分析,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③滤液2的溶质是__________

2A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D为金属,在常温下通过下图所示转化可获得硝酸钾。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i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②若D为银白色贵重金属,则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③一步实现反应ii,能否加入氯化钾?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④硝酸钾可作化肥,能供给作物两种养分,属于_______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铁粉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利托那韦(化学式为)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托那韦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每个利托那韦分子中含37个碳元素

C.利托那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利托那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B. 因为H2O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用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1)甲同学不小心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结果产生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写出变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___________(写化学式)

(进行讨论)甲同学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一成立。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

(设计实验)请你验证猜想二成立,并完成实验报。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

②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淸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或“=”).

(2)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3)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与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相比较,

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序号).

A、m>m B、m<m C、m=m D、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①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②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③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④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査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③氢气与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收集证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并进行了实验。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反应前装置C中的药品为__溶液。

3)反应后E中红色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F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___

〔实验结论〕猜想___正确。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装置进行了简化,只用右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假设每步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干燥的凉烧杯内壁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应补充的最后一步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