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并通过实验(见图2)测定图1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1)125g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支持图1实验装置中明显的一处缺漏________________,图1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图1实验充分反应后,取反应后固体12g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立即开始记录电子天平的示数,记录数据如图3。请计算12g固体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及相关实验操作的有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a名称:_____。
(2)以A为发生装置,实验室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以B为发生装置制取氢气,加入药品之前要_____;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把E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并测定氢气的体积,应在_____端(选填字母“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4)装置C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a.可用于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药品应为_____(填写名称)。
请写出D中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b.可用于验证燃烧条件:
在多孔铜隔板上面放置一小块白磷。打开活塞,向试管内注入50℃的温水并浸没白磷(白磷着火点约40℃),此时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若用注射器连接装置C的导管口,_____(填操作),当观察到_____,白磷开始燃烧。
(5)若进行如图2的实验改进,底部刺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以浸入或者离开白醋,它相当于图1中的_____(填“A”、“B”或“C”)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地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以下实验;向装有10.0g 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加入47.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于水),试计算:
(1)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图中可依据产生大量的白烟这一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 向b图中加硝酸铵固体,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说明硝酸铵溶于水放热
C. 对比c图中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白磷,可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
D. d图实验A烧杯中酚酞变红,C烧杯中酚酞不变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 B. b处形成大量气泡
C. c处反应放热 D. d处溶液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选择H、C、N、O、Na五种元素符号完成填空:
(1)酸______;
(2)金属氧化物______;
(3)分解反应______;
(4)中和反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___(填“甲”或“乙”)。
(3)t2℃时,将甲、乙两物质各60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___(填字母)w(乙)(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某锌粉样品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使其充分反应,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