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20C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0C时,都有晶体析出,成为t10C时的饱和溶液,而在t10C 时:b的溶解度大于a,故溶质质量分数b也大于a,而对于c而言,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t20C降温到t10C,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而在t20C时,物质c的溶解度要小于t10C时a的溶解度,故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若将t2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1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故选C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A的溶解度 |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A.②中A的浓度最大
B.③⑤中A的浓度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木炭都具有吸附性
B.焦炭、氢气、CO都具有还原性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D.金属缓慢氧化都会被腐蚀而报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H2O、O2、CO2都是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物质着火点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含量越多越好
C.O2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 分)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海水中蕴含着 80 多种元素。氯碱工业就是以海水为原材料来大量制取烧碱和氯气。烧碱和氯气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多种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工业生产。(1)氯碱工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 + 2H2O=2NaOH + Cl2↑+A, 则 A的化学式为 。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P 点的意义是 。
②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可用 的方法提纯甲(选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之一),叙述提纯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有错误的是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