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小组同学从西江取了一定量的水做水样,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用如图简易净水器对水样进行初步净化,其中使水样通过______层(填字母)主要除去固体不溶性杂质,通过_____层(填字母)以除去一些可溶性杂质及臭味。
A.小卵石 B.石英砂 C.活性炭
(2)检验净化后的水是软水或硬水的方法是(填字母)_____。
A.用肥皂水 B.加热煮沸 C.蒸馏
(3)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刷牙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答案】AB C A AD
【解析】
(1)除去固体不溶性杂质,采用的是过滤操作,如图简易净水器中小卵石、石英砂起到过滤的作用,主要除去固体不溶性杂质。故选A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层可以除去不溶性固体、可溶性杂质及臭味。故选C;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搅拌,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A;
(3)A、洗澡擦香皂时关上喷头能节约用水,故A正确;B、不间断放水刷牙,浪费水资源,故B错误;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浪费水资源,故C错误;D、用洗衣水冲厕所能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A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工业上利用液化法分离出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主要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食品包装袋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请从微观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表示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汞原子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
B. 氧化汞分子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
C. 此反应既是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
D. 此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E. 此化学变化过程,只是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高锰酸钾的质量 B. 氧气的质量
C. 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 固体物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 2CuO + O2↑ + 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
B.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B. 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7g
C. 参加反应的N、P的质量比为27:20 D. 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婧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 | MgO | MgCl2 | Mg3N2 | Mg(NO3)2 |
颜色 | 白色 | 白色 | 淡黄色 | 白色 |
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查询________的颜色,理由是__________。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茜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 | ______ | 小茜的猜想成立,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牟取暴利,下列关于鉴别“愚人金”与黄金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比较硬度,硬度小的是“愚人金”
灼烧,表面变色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稀硫酸中,表面有气泡产生的是“愚人金”
浸没在硫酸锌溶液中,表面附着白色物质的是“愚人金”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A. H2O——1个水分子 B. ——1个钠离子
C. 3Fe3+ ——3个铁原子 D. 2H ——2个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实验装置 | 实验操作 |
I.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于玻璃管的零刻度位置。 II.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 III.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 |
(1)实验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水面最终到达刻度线_____(填数字序号)处。
(3)实验操作I、III中,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