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二氧化碳气体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为了保护环境,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从二氧化碳的释放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等;从二氧化碳的吸收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绿化等.

分析 从释放角度来考虑,即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含碳燃料的燃烧会放出二氧化碳;从吸收的角度来考虑,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

解答 解:含碳燃料的燃烧会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从二氧化碳的释放角度考虑,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并释放出氧气.所以从二氧化碳的吸收角度考虑,可以多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故答案为: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等;植树造林、绿化等.

点评 “低碳”、“绿色”等词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谈论的热门话题,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或通入水中,所得溶液的pH值小于7的是(  )
A.CuOB.CaOC.SO2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加热液体至t0℃时,液体开始沸腾.10分钟后它还在沸腾,但温度已变为t℃(t>t0).若外界气压不变,则液体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判断的依据是,在相同的气压下不同浓度溶液的沸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示意简图表示钠离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像温室的玻璃一样,既能让阳光通过,又能保温,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不吸收,因而地表能受到太阳的辐射而增温;另一方面对从地表射向太空的长波,特别是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阻碍了地球向太空辐射能量.
我省气象局的资料显示,浙江近50年来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北部地区增温尤为明显.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预测,若不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2℃,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升高1米.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细则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其生效标志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温室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2)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转化研究,把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燃料.请在括号内填写该燃料的化学式:CO2+4H2→CH4+2H2O
(3)除了将二氧化碳进行人工转化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弱“温室效应”?
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今年4月,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惊现中国.“苏丹红一号”含有致癌物质,其化学式为C16H12N2O.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苏丹红一号”能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B.苏丹红能导致细胞发生病变
C.“苏丹红一号”是一种有毒的氧化物
D.“苏丹红一号”的式量是3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用墨绘制的书画能够长期保存而不褪色,这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
碳有人认为.砚台是用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制成的,如果要判断砚台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可以用盐酸进行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每题答案不唯一,请务必写全)
(1)五氧化二磷分子中的原子P、O;   
(2)氯化镁中溶液中的离子Mg2+、Cl-
(3)化肥硫酸铵中的原子团NH4+、SO4 2-;   
(4)二氧化碳溶液中的分子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