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高氯酸钠晶体(NaClO4· H2O)可用于制备高氯酸。粗盐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后得到“精盐”(只含 MgCl2、CaCl2 两种杂质)。以“精盐”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钠晶体的流程如下:
(资料)高氯酸钠在较高温度下易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加入过量 Ca(OH)2 和过量 Na2CO3 的顺序能否对调(填能或不能)_______,为什么_______?
(2)写出加入盐酸调 pH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一个)。
(3)ClO2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通入 SO2 是为了除去NaClO4 溶液中少量的 NaClO3,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气流干燥”时,温度应控制在 75℃~95℃,其原因是______。
(5)NaClO4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____(写化学符号),如何检验 NaClO4 溶液中是否还存在Na2SO4_________。
【答案】不能 对调后,过量的Ca2+没办法除去(合理表达即可)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OH+HCl=NaCl+H2O 二氧化氯 2NaClO3+SO2 = Na2SO4+2ClO2 温度过高,高氯酸钠易分解;温度过低,干燥不充分(或75 ℃~95 ℃,干燥充分且高氯酸钠晶体不易分解) 用试管取样品溶液后,滴入硝酸钡(或氯化钡)溶液,看是否变浑浊
【解析】
(1)在流程中加入过量Na2CO3 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Ca(OH)2,顺序不能对调,如果对调,那么过量的Ca2+无法除去。
(2)在除杂过程中,生成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导致溶液呈碱性,加入盐酸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调节溶液的p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OH+HCl=NaCl+H2O。
(3)根据氧化物的命名方法,ClO2 的名称为二氧化氯。通入SO2是为了除去NaClO4 溶液中少量的 NaClO3,二氧化氯和氯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二氧化氯气体,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SO2 = Na2SO4+2ClO2。
(4)“气流干燥”时,温度应控制在 75℃~95℃,原因是温度过高,高氯酸钠易分解;温度过低,干燥不充分。
(5)从化学式判断,NaClO4 属于盐,由金属钠离子和高氯酸根离子构成,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高氯酸根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是高氯酸根离子,符号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用试管取适量的NaClO4 溶液,向其中滴入硝酸钡溶液,看是否变浑浊,如果溶液变浑浊,则含有Na2SO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2)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请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_____(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形成酸雨。
(3)在实验室里,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其中x的值为_____。
(4)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通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静稳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_____(填序号)。
A 二氧化硫 B 氢氧化物 C 一氧化碳 D PM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沉淀法可测定某粗盐样品的纯度(假定粗盐中的杂质全部是MgCl2)。每次取100 g样品配制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测定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样品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 32 | 64 | 82 | 90 |
沉淀质量/g | 2.32 | 4.64 | 5.8 | 5.8 |
(1)求粗盐的纯度________。
(2)当样品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求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2)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②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③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3)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________,用来吸附水中一些可溶性的杂质,除去臭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至过量
B.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将足量镁和锌金属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没有金属,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请你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标出的是组成灯泡的物质,所标出的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2)钢铁厂常常用赤铁矿石冶炼生铁,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 ;很多大型场馆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钢材而不是纯铁,主要是因为钢比纯铁具有 的优良性能.
(3)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划线可以留下红色痕迹,该变化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同学开展了如图所示的“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 | 白醋 | 盐酸 | 蔗糖水 | 草木灰水 | 石灰水 |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 红色 | 红色 | 紫色 | 绿色 | 绿色 |
①图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②根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作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可能显示的颜色是________.
(2)用pH试纸测定图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
,属于________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溶液;白醋pH________
填“
”“
”或“
”
.
(3)图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A”“B”或“C”,下同
,可能导致所测溶液pH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如果测定的是石灰水,测得的pH将__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简述正确测定溶液PH的操作步骤: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①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 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