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有位化学教师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该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小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壁。

烧杯壁发热

_____

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_____

溶液变红

CaOH2

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_____

CaCO3

(交流讨论)

1)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_______

2)小红同学提出实验③结论也不正确。他改进实验③,并通过实验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碳酸钙,他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_________

3)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CaCO3,可能含有CaOH2。请写出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反思应用)

1)生石灰要________保存。

2)设计和分析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等因素对实验结论的干扰。

3)要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还需要学习更多化学知识才能解决。

【答案】CaO 无色酚酞试液 无气泡产生 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密封

【解析】

实验探究:①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壁。,烧杯壁发热,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说明含CaO;

②实验结论为:有Ca(OH)2,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钙;

③实验结论为无CaCO3,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碳酸钙,说明实验现象为:无气泡产生;

交流讨论:(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也可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

(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滤渣中可能含有少许的氢氧化钙,滴加少量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无法产生气泡,可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故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应用:(1)由以上分析可知,生石灰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生石灰应密封保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时,将3g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见图I),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图Ⅱ)。下面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

D.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以其强大的传染性和杀伤力惊惶了全世界。

1)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各场所进行消毒,但是一定要注意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用,因为84消毒液与洁厕混用会生成黄绿色有毒气体--氯气,氯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搞好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有益健康,75%的免洗洗手液是疫情防控期间常见的清洁用品,下列关于使用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贴好标签,密封放置 B 失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

C 远离火源,远离儿童 D 为使消毒效果更好,应在家里大量喷洒

3)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一定注意保护自己,在人员密集的地方要配戴好口罩,口罩中过滤层为聚丙烯熔喷布,熔喷布属于_______(填序号)。

A 金属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复合材料

4)专家提醒: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要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日常生活中应摄入足量鸡蛋,牛奶等食物,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富含_________(填序号)。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油脂 D 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


1)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

2)含氮物质进入水中会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3)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和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a点对应的乙物质的溶液为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A是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汞得到氧化汞

B.B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C是两份等质量、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D是向等质量的ZnMg中分别滴加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百年历史、承载辉煌,成就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图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校庆无人机表演。无人机的最基本组件有框架、发动机和螺旋桨、电池、传感器几个部分:

1)高性能无人机框架最适合选用密度小、强度高、耐热、耐疲劳、化学稳定性好的_______(填字母)。

A.不锈钢

B.碳纤维复合材料

C.合成纤维

2)电池选用重量轻且能提供足够能量的锂电池,其在使用时锂原子因_______变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实现了能量由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愿哈工大展开有力的翅膀,充满能量,带着家乡人的美好祝愿飞得更高更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老师让甲同学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清水变牛奶,牛奶变雪碧ABC三种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

(实验活动)

(交流讨论)同学们根据新奇的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乙同学:清水变牛奶就是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丙同学:牛奶变雪碧就是白色浑浊消失,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大家都点头认同。

(提出问题)甲同学:ABC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能出现上述现象呢?

(解释结论)丁同学:根据步骤2的现象可确定C为(1________(填名称)。

戊同学:产生步骤1现象的原因是(2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还无法确定AB各是什么。

(实验证明)乙同学:另取A于试管中,把C滴加到A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因此他断定A是(3__(填化学式)溶液,同时也确定了B

(深入交流)甲同学:步骤1加入B时,溶液中CO32-的数目变化趋势曲线应该是(4_________(如图,填ab)。

(总结归纳)上述实验活动涉及的这类化学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5__________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除此之外还可能生成(6________,且反应前后没有(7___________(答一点)。小组活动结束,老师为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点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成气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原料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它可以冶炼钢铁、生产二甲醚等。请根据图示回答。

(注:图中括号内化学式表示相应物质的主要成分)

1)请写出利用合成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一个即可)。

2)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请写出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

A 甲醇(CH3OH B 乙二醛(HC2O2 C 尿素[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XY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X为固体单质;Y可以用于灭火;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 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Y的化学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