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右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
【答案】(1)①8;②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或其他合理答案);③Na+
(2)①BC;②分子种类(或其他合理答案);③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8;“11”表示的是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钠离子表示为Na+;(2)要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结论,那么要比较相同分子在不同温度时的运动速率,故选BC;通过AB可知氢分子和氧分子在相同温度时运动速率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速率和分子的种类有关;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室可用 方法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写出1 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与Li2CO3发生复分解反应,使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16g KMnO4产生O2的质量质量为 _____g。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____。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KMnO4 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KMnO4 溶液浓度 | 0.002% | 0.01% | 0.1% | 1% |
鸡皮的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 | 全部变为棕色 | 全部变为黑色 |
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
实验 | 25mL0.1%KMnO4溶液 | 25mL0.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 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 | 25mL1%KMnO4溶液+10滴浓硫酸 | |||||
铜片 质量/g | 实验前 | 0.54 | 0.54 | 0.54 | 0.54 | ||||
18小时后 | 0.54 | 0.52 | 0.54 | 0.43 | |||||
【解释与结论】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欲得出“KMnO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6)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u+2KMnO4+8H2SO4=5CuSO4+2MnSO4+K2SO4+□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休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25g甲充分溶解于100g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D.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可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B.盐类:烧碱、纯碱
C.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 D.氧化物:水、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回答问題:
(1)实验室用髙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 (填序号).
①顔色 ②密度和溶解性 ③可燃性
(3)某同学连接A、F、G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G中所加药品相同,为Ca(OH)2溶液.
①若实验时F中蜡烛熄灭,G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实验时F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产生的气体是 ,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H.
③若将G中的白色浑浊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进行下图两个实验。
(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 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Ⅱ.Mg(OH)2和BaSO4;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猜想Ⅲ成立。 |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