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①当xy10时,该粒子为________(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②当y8时,粒子可能为:______(填一种离子符号)

(2)CaNaCHONFe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3个亚铁离子______;②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______;②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_____

③烘焙糕点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_____;④作为建筑材料用的碱_____

【答案】原子 K+ 3Fe2+ CO2 H2 NaHCO3 Ca(OH)2

【解析】

根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判断粒子的类型;根据离子中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得出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依此判断离子种类;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确定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①x-y=10,说明x=10+y,符合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是原子。故答案为:原子;

②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失电子可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稀有气体是8电子稳定结构。符合结构的原子为Ar,阳离子为:K+Ca2+,阴离子为:S2-Cl-等。故答案为:K+等。

2)①三个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在离子前书写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即3Fe2+;氨气是一种化合物,元素化合价代数和应为0。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H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1,则:x++1)×3=0,解得x=-3。即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故答案为:3Fe2+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

②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氢气。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产物无污染。故答案为:H2

③烘焙糕点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碳酸氢钠。故答案为:NaHCO3

④作为建筑材料,用的碱是氢氧化钙。故答案为:Ca(OH)2

故答案为:(1)①原子②K+等(2)①3Fe2+CO2H2NaHCO3Ca(OH)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按如图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小明同学在室温下按照图甲所示,分别向盛有相等质量酒精的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氧化钠在酒精中完全溶解,碳酸钠在酒精中溶解的很少,将所得的氢氧化钠酒精溶液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如图乙所示),盖好瓶盖,振荡,观察到瓶中溶液变浑浊:塑料瓶____________,瓶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请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ABCD之一)。

A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B 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 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D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氢钠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当仪器D中出现_________的现象时,则可证明塑料样品中含有碳元素。

③仪器E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碎屑质量为m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质量增加ag,仪器质量增加bg,仪器D质量增加cg,则m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④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碳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溶解度

B.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较多量的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C.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无结晶水)的质量

D.t2℃时,将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镁水合物是制备镁产品的中间体.

(制取MgCO33H2O)工业上从弱碱性卤水(主要成分为MgCl2)获取MgCO33H2O的方法如图1

(1)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O2+2NaOH+2H2O═MgCO33H2O↓+2____

(2)沉淀过程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沉淀过程的操作为___(填字母)

a 向卤水中滴加NaOH溶液,同时通入CO2

b NaOH溶液中滴加卤水,同时通入CO2

c 向卤水中通入CO2至饱和,然后滴加NaOH溶液,同时继续通入CO2

d NaOH溶液中通入CO2至饱和,然后滴加卤水,同时继续通入CO2

(3)沉淀过程的溶液中镁离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不同温度下所得到沉淀产物如下表所示.则沉淀过程选择的温度为____,理由是_______

温度()

产物

46.95

MgCO33H2O

47.95

MgCO33H2O

48.95

MgCO33H2O

49.95

Mg5(OH)2(CO3)44H2O

(4)(测定MgCO33H2O的纯度)利用下图进行实验,以确定MgCO33H2O的纯度.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5)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

(6)C中化学方程式为___ANaOH作用为___D中碱石灰作用为____

(7)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填标号)

a 在加入硫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 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快速滴加硫酸

c 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 C装置左侧导管末端增添多孔球泡

(8)实验中准确称取15.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生成CaCO3沉淀的平均质量为10.0g.请计算样品中MgCO33H2O的纯度___(写出计算过程)

(9)小明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除了Ba(OH)2溶解度大,浓度大,使CO2被吸收的更完全外,还有____

(10)若获取MgCO33H2O的样品中含有少量Mg5(OH)2(CO3)44H2O,则产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__(偏大”“不变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50.0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1)AgNO3HCl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7.3%的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

(2)当稀盐酸的质量滴加至20.0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写出化学式)

(3)计算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加点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试管中不放二氧化锰(或空试管),按图一装置进行加热,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_____

假设不成立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

(实验设计)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A装置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用于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是否完全除尽二氧化碳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B处无明显变化而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B处无明显变化且D处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明明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写出C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组实验中有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明明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Ⅰ.NaClCaCl2 Ⅱ.NaClCaCl2NaOH Ⅲ.NaClCaCl2HCl

(反思与拓展)

①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

②为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使用下列哪些物质可以达到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氧化铁 B C 硝酸银溶液 D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_________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SO2不与浓硫酸反应 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原假设_______________ (“成立”或“不成立”)。

(二)皮蛋是我国传统的蛋制品,深受人们喜爱,由少量 NaClCaO 和过量的 Na2CO3 混合得到的粉末状混合物 A 是制皮蛋的配方之一。

1)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市场获取少量的混合物 A 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边加边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滤液中含有 Cl- OH- ,还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

2)在混合物A中加入少量的ZnSO4可改善皮蛋品质,该兴趣小组获得某样品,探究混合物中是否添加了少量的 ZnSO4

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述表格。 限选用品与试剂:稀盐酸、pH 试纸、BaCl2 溶液、蒸馏水、AgNO3 溶液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

步骤2:取少量步骤1形成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振荡

________________

步骤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说明样品中有ZnSO4

__________,说明样品中没有Zn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