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丙>乙>甲
【答案】D
【解析】
A、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因此可判断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故正确;
B、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在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的质量是甲>乙>丙,故正确;
C、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所示,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乙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甲、大于丙,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故正确;
D、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错误;
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CaCO3 CaO+CO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
(猜 想)
I.只有氧化钙 II.只有碳酸钙 III.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II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III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猜想III成立 |
(思 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含量,取19.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曲线所示。
已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时,先发生反应Ⅰ:Na2CO3+HCl=NaHCO3+NaCl,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时,再发生反应Ⅱ:NaHCO3 + HCl=NaCl+H2O + CO2↑。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请在如图中画出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___________。
(4)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某校同学测定该药品 中 NaHCO3 含量的过程如下:取 10 粒该药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 50g 水后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已知药品中的其它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共消耗稀盐酸 11.5g。然后微热,使生成的CO2 气体全部逸出,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64.3g。(假设没有水蒸气逸出,发生的反应为 NaHCO3+HCl=NaCl+H2O+CO2↑)
请计算:
(1)反应完成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2)这种胃药中 NaH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l℃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_______B(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分别降 温至t1 ℃,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是________________。
(4)现有甲、乙混合物溶液,需要从混合物溶液中提纯乙固体,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5%
B. 甲一定是化合物
C. 丁一定是催化剂
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F。
(3)为了防止制取的CO2中含有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_____(填“能”或“不能”)用没有挥发性的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_____。
(4)实验室也可用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氢气,若用图所示J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已经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要把短轨焊接成长轨,常用如下反应 XAl + Fe2O3 XFe + Al2O3 焊接铁轨,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 为3 B. Al2O3 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