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高锰酸钾,火柴、升降台、药匙、镊子、棉花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可以制取一种更为干燥的气体A,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
(2)利用上述药品还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B,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但除上述所给仪器外,还必须补充一种仪器,该仪器在此实验中的用途_____。
(3)制取气体B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先_____,再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如果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随后松开手一会儿,将会观察到_____,产生②现象的原因是:温度降低,且_____,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出现上述现象。
(4)若用装置⑩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端导管进入(填“a”或“b”)。
【答案】①②③⑧⑨ 做反应容器 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导管内会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b
【解析】
(1)利用上述仪器及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选择的仪器是:①②③⑧⑨;故答案为:①②③⑧⑨;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但除上述所给仪器外,还需要一支试管,该仪器在此实验中的用途:是做反应容器,这种仪器是试管;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做反应容器;
(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松开手一会儿,将会观察到导管内会上升形成一段稳定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产生②现象的原因是:温度降低,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出现上述现象;故答案为: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导管内会上升形成一段水柱;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4)若用装置⑩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端导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盛有200g18.25%的盐酸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分别向烧杯中加入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的是( )
A.9gMg、9gAlB.20gCaO、20gCaCO3
C.10gAgNO3溶液、5gCu(OH)2D.4gMg(OH)2、8.4g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B. 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
C. 0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 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1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1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③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 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2,则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水的密度为1 g/mL)。
(4)经检测,配制出来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相等
B.t2℃时,甲、乙两物质的混合溶液中蒸发一定量的水,当甲、乙均有晶体析出时,溶液中甲溶质的质量可能小于乙
C.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乙可能大于甲
D.t2℃时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大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理论上讲,每0.24g的镁条完全燃烧后产物的质量为_________g,但小明实验时称量留下的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乙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三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60g,可得到甲溶液_____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B;
(2)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_____;
(3)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
(4)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在实验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
猜想三:__
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
小明认为猜想__不合理,理由是___。
(实验与验证)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現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 溶液为无色 | 猜想_不成立 |
实验二 |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 __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三 |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 pH=7 | 猜想__成立 |
(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_(填“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