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有一包混有少量锌粉和碳粉的碳酸钙粉末,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产生了兴趣,为验证其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部分承持装置已略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将混合物置于锥形瓶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在乙、丙两处分别收集到两种气体,将乙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丙处的气体经验纯可以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

①写出产生乙处所得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由此证明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

②写出产生丙处所得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混合物中含有锌。

2)将甲处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干燥并与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实验证明该混合物确实存在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C

【解析】

1)①将乙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含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丙处的气体经验纯可以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可证明混合物中含锌,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甲处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干燥并与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说明混合物中含碳,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故填: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想探究其是否变质,请你一同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1:这瓶固体的成分是NaOH

猜想2:这瓶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

猜想3:这瓶固体的成分是NaOHNa2C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①Na2CO3+HCl=NaCl +NaHCO3NaHCO3+HCl=NaCl +CO2↑+H2O;②BaCl2溶液呈中性;③酸与碱和盐共同反应时,酸碱中和反应优先进行。

(实验与探讨)

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解。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甲同学认为猜想1正确。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若有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猜想3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看到气泡产生,错误地排除了猜想2和猜想3,若猜想2或猜想3正确,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讨论)

(5)丁同学认为BaCl2溶液也可以用Ba(OH)2溶液替代进行实验,同学们一致认为丁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其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氢氧化钠变质的研究可知,凡吸收空气中的H2OO2CO2等物质能够变质的药品必须密封保存,请列举另一类需要密封保存的药品的例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3g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加入足量的水配成溶液,往溶液中不断加入7.3%的稀盐酸,实验中加入稀盐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P点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该样品的变质率为_________(变质的NaOH与原NaOH的质量百分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氮气合成氨气(NH3),用氨气生产硝酸,相关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③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②中 X 的化学式为 N2

C.反应④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D.NO NO2 可以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uO是某种无机胶黏剂的组分之一,制备的部分流程如下图。

已知:CuO难溶于水。


1)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有:①

,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填)。

2)过滤器分离出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而首获2015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中国大陆获此殊荣第一人,其事迹已被选入新编高中语文教材。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该物质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自述不正确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