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新制的碱石灰是CaONaOH的混合物。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碱石灰样品中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猜想)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CO3Na2CO3________等五种物质。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过程或现象

结论

Ⅰ.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试管壁发热

样品中CaONaOH至少含一种

Ⅱ. 向上述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并过滤

得到溶液A和固体B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Ⅲ. 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并过滤

得到溶液C和固体D

溶液A中含有CO

Ⅳ. 向溶液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C溶液显碱性

(思考分析)(1)有同学认为步骤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判断溶液A中加入的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溶液C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能确定该碱石灰样品中肯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 CaCO3也可能为溶液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 溶液中不再产生白色沉淀 BaCl2Na2CO3=BaCO32NaCl NaBa2 Na2CO3

【解析】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碱石灰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Na2C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组成。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2.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0.0g。

(1)所取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___

(2)从反应后所得的100.0g滤液中取出10.0g溶液,将其稀释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或书写正确的是

A. KCI0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 H20、H2S04中均含有氢分子

C. 硫元素显-2价:S2- D. 两个二氧化氮分子: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uOH2 CuOX),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

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

2)小明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Cu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Ⅰ.Cu;Ⅱ.Cu2O;Ⅲ. ____

(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1.44 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振荡,静置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

1.44 g红色固体一定有__

②过滤、洗涤、干燥

得红色固体

(结论分析)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猜想Ⅲ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__也有相同现象。

②氧化铜高温灼烧由黑色变成红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③如要确定1.44 g红色固体成分,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__,再通过____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雅安)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的一个特点是面团中有许多小孔,他们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小明学习相关化学知识后,将家里制作馒头用的白色粉末带到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探究。

(初步探究)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测得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________性。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

2)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碳酸钠很稳定。

(猜想与假设)

猜想:碳酸钠

猜想: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甲乙兴趣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方案:如图,取适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正确。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乙组方案:用如图所示装置作为反应容器,准确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判断白色粉末的成分。

分别向盛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白色粉末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记录如表: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 /mL

名称

质量/g

碳酸钠

a

V1

碳酸氢钠

a

V2

白色粉末

m

V3

实验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表中m________g;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猜想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反思应用)

1)甲组方案中,无法判断白色粉末是否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乙组方案可以判断,如果是两者的混合物,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家中制作馒头、面包时,将面粉发酵(产生有机酸),再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以使馒头、面包松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1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B.2 是向盐酸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溶液的pH随滴入纯碱溶液的量的变化关系

C.3 是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4 是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5月,我国在南海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它是由甲烷气体与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水合物。可燃冰热值高、储藏量大。燃烧不产生污染物。

材料二:将CO2注入海底的可燃冰储层,能将可燃冰中的CH4挤走,而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8H2O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

B.甲烷和水形成可燃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用CO2 挤走可燃冰中的CH4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B所示,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