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提起维生素C,人们都知道它有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的功效,其实维生素C还能改善人体对铁、钙和叶酸的利用;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病。坚持按时服用维生素C,可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肤白皙。李文将妈妈吃的维生素C片拿到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研究。
(提出问题)维生素C由哪些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2)维生素C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与假设)李文猜想:维生素C中一定含有C、H 元素,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
肖浩猜想:维生素C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李文认为维生素C中是否含有氧元素需要实验验证。
(设计实验)(1)李文和肖浩称量了1.76 g维生素C样品,利用图A 装置进行反应(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他们选择纯净的氧气而不选择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B、C、D、E装置的作用是充分吸收燃烧产物并利用清晰可见的现象检验吸收是否完全,则图中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当E中观察到________的现象时,证明水蒸气已被完全吸收。
(3)装置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装置 | B | C | D | E |
实验前的质量/g | 150 | 150 | 150 | 100 |
实验后的质量/g | 150.72 | 150 | 152.64 | 100 |
通过计算和分析,李文发现1.76 g样品中含有氧元素______g。
(交流与拓展)同学们查阅资料可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xH8O6,请你判断x的值为______。
【答案】维生素C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干扰 B→E→D→C 白色无水硫酸铜不变色 2NaOH+CO2=Na2CO3+H2O 0.96 6
【解析】
【猜想与假设】根据【查阅资料】提供的信息,维生素C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后的水和二氧化碳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反应前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因此维生素C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设计实验】(1)实验需要检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利用纯净的氧气与维生素C反应。(2)浓硫酸用于吸收水,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水是否被完全吸收;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有明显现象,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为不受水蒸气的干扰,要先吸收水蒸气,后吸收二氧化碳。只有浓硫酸将水蒸气完全吸收,才能使计算结果准确,因此E中的无水硫酸铜没有接触到水,不变色。(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1.76 g维生素C样品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0.72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64 g,则2.64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即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即 2.64 g×=0.72 g;0.72 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即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即0.72 g×
=0.08 g。【交流与拓展】根据化学式CxH8O6及实验数据可知(12×x)∶(1×8)=0.72 g∶0.08 g,则x=6。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Ⅰ.(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分别取5mL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温度℃ | MnO2粉末用量/g | 反应时间 |
① | 30 | 35 | 0 | t1 |
② | 30 | 55 | 0 | t2 |
③ | 5 | 20 | 0.1 | 3s |
④ | 15 | 20 | 0.1 | 1s |
(1)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_____t2(填“>”、“=”或“<”)
(2)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序号),合理的结论是_____。
(交流探讨)MnO2属于金属氧化物,其它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
Ⅱ、(探究二)探究Fe2O3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操作步骤 | 实验情况记录 | 结论 | |
① | A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 B中出现气泡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Fe2O3_____(填“不影响”、“减慢”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
② | 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把滤渣烘干、_____。 | 固体质量0.2g | Fe2O3质量未变 |
③ | C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_____, D试管中溶液变成 _____色 | Fe2O3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分解快慢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
C. 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
D. 将t℃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样品由氧化铜和铜组成。取10.0g该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2.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为100.0g。
(1)所取样品中铜的质量为_____。
(2)从反应后所得的100.0g滤液中取出10.0g溶液,将其稀释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销售的化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2.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已知:K2SO4+BaCl2═BaSO4↓+2KC1。
(1)20.8g BaCl2溶被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滦南县一模)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__(填字母)。
A 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实验现象是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紫色小花(用石蕊试纸做成的)会变色,其反应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环境、能源跟生活密切相关.
(1)日常用品尼龙手套、铝壶、不锈钢刀、纯棉桌布中,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
(2)为了减小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如_________(写一种);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人走灯灭 ②少用一次性筷子 ③多使用空调调节温度
(3)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在宇宙飞船等航天器上实际使用,它能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___能,氢氧燃料电池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或书写正确的是
A. KCI0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 H20、H2S04中均含有氢分子
C. 硫元素显-2价:S2- D. 两个二氧化氮分子:2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它是由甲烷气体与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水合物。可燃冰热值高、储藏量大。燃烧不产生污染物。
材料二:将CO2注入海底的可燃冰储层,能将可燃冰中的CH4“挤走”,而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CH4)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8H2O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
B.甲烷和水形成可燃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用CO2 “挤走”可燃冰中的CH4过程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