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小组围绕“碳酸钠的性质”展开活动,请完成下列探究。
【活动与探究】
请写出实验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最终废液依然有颜色。
【提出问题】
经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废液中一定含钠离子和氯离子,还有哪些离子呢?(酚酞除外)
【猜想与假设】甲: 乙:
、
丙:
、
你的猜想(3)____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废液缸中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你认为丙同学猜想不成立,其理由是(4)___________;乙同学: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向其中加入(5)____溶液,观察到(6)________现象,则自己猜想成立。
【反思与归纳】
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
a.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有(7)_____________;
b.通过反应和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成分时,(8)_____离子一定不存在。
【答案】 Na2CO3+Ca(OH)2==CaCO3↓+2NaOH OH- CO32-和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加盐酸看到产生气泡,只能证明溶液中含有CO32-, Ca2+与CO32-能反应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Ca2+,丙同学猜想不成立 足量的氯化钙 无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仍为红色 能与指示剂、酸、碱、盐反应 与一定存在的离子能反应的
【解析】【活动与探究】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猜想与假设】甲: 乙:
、
丙:如果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OH-;【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废液缸中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你认为丙同学猜想不成立,其理由是:CO32-和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加盐酸看到产生气泡,只能证明溶液中含有CO32-, Ca2+与CO32-能反应不能共存,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Ca2+,丙同学猜想不成立;乙同学: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无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仍为红色现象,则自己猜想成立;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a、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有能与指示剂、酸、碱、盐反应;b、通过反应和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离子成分时,与一定存在的离子能反应的离子一定不存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A. 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
B. 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两种固体粉末(观察颜色)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1)实验①中酒精燃烧、实验②中水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
(2)实验③中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灭火的实质是阻断燃烧的条件,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利用“隔离可燃物”防火的实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发生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其中○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汞原子,请依据图示回答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____;
(2)此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有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以利用手持技术较准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P/分别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1)红磷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___。
(2)为什么集气瓶中的压强会先增大后减小?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
(3)能否用木炭来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请结合图进行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 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3)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双项选择)
A.Ca(OH)2 B.HCl C.BaCl2 D.(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
B. 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 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 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因为甲物质溶于水显著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甲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________。
(4)请补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___)O2=== 2H2O+(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①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 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